一丈多少米的故事

一丈等於十米,而非一米十丈,這個說法出自於古代的度量衡制度。

在先秦時期,一丈的長度是自相一致的,而且一丈也就是現代人說的「伸伸胳膊就量過去了」。但在戰國時期,各國丈長的標準尚不夠統一,一丈是「臂尺」,亦稱「身尺」。到了秦代,除了「伸伸胳膊量一量」的一丈外,法定長度為三尺(約一米)為一紮,五尺一丈,後世稱之為「古尺」。漢代丈制有折合市尺和公尺的分別。折合成公尺,大致為1. 丈=10尺=100寸=1000豪=333. 33厘米=3. 33米左右。

古代還有將10丈調侃為「十丈」的說法。有一成語叫做「東施效顰」,其中的「丈」即指此。因為春秋時有個叫施家村的地方,有個美女叫西施,她有個鄰居叫東施,一天見西施裊裊婷婷走出門,大家都覺得好美,東施以為天仙下凡了,原來東施模仿的行為得到了古丈寸的距離就應該是兩丈長喔,有詩句「百代鐘聲起玉音,離宮遺構亦森森。旋經偶聽魚龍動,依限應須日月深。東市朝衣悲踐踏,西宮夜宴記歌吟。故知法界僧伽事,須信前因後果深。」中的「依限應須日月深」里的「日月」即以古丈寸計,如當時花容月貌也算近2米半長了,現今一個剛過1米7身高的人(取其中間值)丈量下來剛好十丈,換算一下約5米7(接近)。所以說無論哪個時候都不會是按常規「1丈=5米」計的喔!因為,一丈十尺的叫法是後來才慢慢普及開來的。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建議諮詢專業人士獲取準確信息。

以上就是【一丈多少米的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