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星旗的故事

十八星旗,亦稱十八團旗、大清軍旗,是中國清朝早期軍旗制度中綠旗軍的旗幟。其名源自傳統的四面漢軍旗,黃龍旗下五色旗的寓意自隋唐以來就有體現,滿洲貴族藉此向關內的支持者表達自己效法先人統一四方的雄心。而清廷自己也在利用這種文化優勢粉飾太平。同時綠旗軍隊戰鬥力較低。綠旗軍中沒有紅旗軍,也是因清廷早期統治地區多處於邊境、不太注重營造方面的緣故。此旗高五尺七寸三分零二厘六毫六絲一豪(分微欠)七豪等於一萬零一百六十七厘米九寸七毫米),通長二丈一尺三寸六分零二厘四毫八絲四豪,為京師親兵步軍大總旗下設前、後、中、左、右五軍十八個營門分執此旗,號稱十八團練,是為漢軍綠旗勇營之始。旗為軍中大用,歷來軍家得之,最為珍貴,其中有一軍之主帥統率各軍之勢用旗將(立主),又有激勵三軍用命於行陣用將旗(指旌),有識者為高人所乘乘機取得之舉,它較號角笛音更為廣大傳達範圍和傳遞更準確無誤之命令,能與部眾指揮部作遙應之行動,能增強將領與士卒間的心理因素等戰鬥感情作用。

十九世紀末期太平天國革命興起時十八星旗由皇室保留使用,曾國藩創建湘軍時便使用這種旗幟作為標識,各營上下遂依湘軍人旗的規定「削金易字」,大批失業的破產工匠把赤金的吊鍍在架梁木棒之上剪削齊平成立與原有聯隊的等級行列表示一體之意從而用作連隊的標識。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清廷為表彰湘軍功績,在湘軍各營旗牌上均加蓋「欽差大臣督辦湘軍」大印一枚。後來湘軍又為辛亥革命所鎮壓。由於當時督辦湘軍的這枚大印,如今下落不明了,清廷不得已把八旗各旗下執事將弁佩用的純陽傘蓋改制過來做標幟的樣式用來彌補以前失誤給當時的中國政局造成的缺陷缺陷有宜其特殊功效時任廣州知府之蕭仁兆(時人稱蕭九江)組織水師起事便使用的這一辦法而已(筆者另有文章《記欽差大臣督辦湘軍鈐記》。同時原來除作協八旗總兵六處團練等朝儀檢閱活動場合上的獨享配備乾隆龍褂一類著裝冠服外也作為綠營兵勇的標識使用。

民國時期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後曾將十八星旗作為北洋政府的國旗使用。

1927年北伐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使用的紅黃相間的十面軍旗中的「十面」即為象徵收編的原清朝八旗、綠營兵馬以及長江、黃埔學生等二十七營的意思即十四紅(十二藍)兩面黃(紅黃相間)十面白(白底紅十字)旗組成十面軍旗,象徵收編的原清朝八旗、綠營兵馬以及長江、黃埔學生等二十七營的意思。

總之十八星旗是清朝早期軍隊的旗幟,也是清朝早期統治的重要象徵之一。它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政治意義。

以上就是【十八星旗的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