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典諫議檄文

諫議檄文是古代臣子勸諫君主的文書,以下是一篇古代諫議檄文示例:

臣聞人君受命於天,養民於地,務本於孝,治國於仁。然則天地以生養為德,君以惠和為政,百姓親睦,四夷賓服,百姓足而君自富矣。臣伏見陛下即位以來,心懷憂慮,日不暇給。詔令數變,莫知所從。是以四方失望,百姓失利。臣竊痛之,敢獻四事,伏惟陛下采而用之。

一曰修政教以清王道。《易》曰:「聖人之大寶曰仁。何以守國?曰保民。」故為國不患貧而患不安,不患虛而患無與。故明主必遠察而備視之,使法明而令通者,皆以百姓為也。夫法者,治之具而非經也。德者,禮之本而非事也。無德則不報,無禮則不行。若棄而不用,是不言安國寧家之道也。故聖人雖不在位,默主代之;人主雖獨治如日,終日行四時之中而已矣。臣聞理國者以崇德莫興,治國者以務本莫寧。故道德淳至則富自至,禮義修立則政自定矣。

二曰勸農桑以富人民。《周書》曰:「稼穡作甘雨而百穀登,三時務農而一時講武。」故順陽春以修封疆,均勞逸以勸百姓。自古務農重谷為國常道也。近者願開倉廩以賑貧窮,緩刑罰以寬百姓。此皆安國全盛之本也。夫農夫擾則百姓勞,農夫休則百姓逸。故聖人之為天下制業也,必以農桑為本,倉廩為基。故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今欲使天下富者愈富而貧者愈貧矣。

三曰舉賢才以厲風俗。《管子》曰:「明主之所導制者民志也。」夫聖賢之君不際太平則不遇賢世。若時之不清不均不用賢良亦皆由所稟之君不勤於理道而蔽於俗習者也。夫為王者務在因俗制化移風易俗為難矣哉!昔孔子曰:「道之以政則民弼智,齊之以刑則民免而無恥。」故俗化之民難於理也。今宜博求俊彥以厲風俗,使天下皆慕義而遵行之矣。

四曰明選舉以進賢良。《尚書》曰:「三載考績,三考而黜陟。」故明王之任官也必考其道德矣乎然後爵祿可得而舉也;必將試之乃用也。先王之選舉也必察其才行矣乎然後貢置得其宜也。蓋孔子有言:「不在其位則知不任也。」然臣猶有所欲陳者矣!自古治國治身之道既備於有司矣乎!然臣竊見陛下所與共為治者或非其人矣乎!夫國之安危必在得人與否也。故周有大賚於諸侯者諸侯必和而後王安也;有功必賞有罪必罰皆所以明尊卑之分、順逆之令也。今或賢不肖雜糅以其退一藝而行不稱實滿屍祿之世與凡眾為倫不忠不信而有失其尊卑貴賤之分如此焉非常也則恐四海有不安者矣乎!此臣之所以深憂也!伏惟陛下鑑古今安危之要勿專於姑息、要之於厚愛耳!若順臣愚情追咎往愆、既往可改矣乎!臣不勝大願懇懇願陛下少加留意焉!

以上是一篇古代諫議檄文示例,僅供參考。

以上就是【古代經典諫議檄文】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