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汨羅江的故事

屈原投汨羅江的故事如下:

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被撤掉職務,流放到汩羅江畔。在屈原生活的時代,正是楚國逐漸走向衰落,而秦國則是日益強大的時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被流放後,屈原仍心繫國家,關心百姓疾苦。當國家滅亡的噩運悄然降臨,他悲憤難捱時,就選擇了一條不歸路以求解脫。

5月初的午夜,一抹淡淡彎月掛在梢頭,稀疏的星星眨著疲憊的雙眼。此時的汩羅江似乎睡著了。借著夜色和霧靄的掩護,詩人精神陡然一振,借一葉竹葉小舟開始了行程......隨著行漸至江心,眼前的景致變得模糊起來。想想一介書生曾遭遇過兩次沉浮:一次是被舉薦上殿面聖,卻因機智才智受破格重用;再是被小人之舉蒙冤逐出京城再不用受窩囊氣;昨天被誹謗滿門百姓死傷無數更與他無尤。這次的不歸解脫是多麼的可笑、滑稽。或許生命從來就是一場賭注,無非是他選錯了莊家罷了吧。然而他卻絕沒有料到江水那冰冷無情的深入骨髓。也就在他有些留戀的收住即將離別的思緒的時候,一江滿載鄉親的淚水和哭聲的洪流也裹挾而來,此刻,唯有投江殉國才是徹底的解脫和永遠的安息!於是詩人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完成了一種愛國主義的自我絕殺——身死報國。

屈原投江後,人們劃著船在汩羅江邊做尋找他的行動。他們為了不讓魚兒咬食他的身體,就用竹簡包了米飯投入江中,為防止飯糰被沖走,再用草繩捆著。後人為了紀念他,便將這種做法演變成了賽龍舟、吃粽子等習俗活動。這種習俗活動漸漸形成了一種文化傳承下來。

以上就是【屈原投汨羅江的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