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成語典故:

1. 指鹿為馬: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但怕有人不服,於是就在大殿上故意安排了兩個人牽著一隻鹿,然後對眾大臣說:「我把這隻鹿獻給皇上,請各位大臣判斷一下這是什麼東西?」,在場的官員們不知是計,很多就隨聲附和說是馬。後來用「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

2. 畫龍點睛:傳說古代的大畫家張僧繇在牆上畫了條龍,卻沒有畫上眼睛。正當人們疑惑之際,他信筆點上眼睛。頓時,雷鳴電閃,畫上的龍騰空而去。後以「畫龍點睛」比喻作文或說話時在關鍵地方加上精闢的語句,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

3. 破釜沉舟: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紛紛舉起義旗反抗暴秦。有一部將叫項羽,勇猛善戰。為了迫使大家勇猛戰鬥不稍退縮,他下令把逃亡的士兵捉回來砍頭,以此警告士兵們。把鍋砸碎,表示不再回頭;鑿沉船隻,表示不返回祖國。現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乾到底。

4. 臥薪嘗膽: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有次吳王夫差領兵攻打越國,越國戰敗,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吳王為了羞辱越王,因此看低了越王,不把越王當一回事,還讓他睡柴草,給他做苦工。越王勾踐下定決心要復國雪恥。他叫人掛在嘴巴上「膽」兩個字,以便他時時刻刻記住復國雪恥。後來用「臥薪嘗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以上只是部分成語典故,如果想了解更多成語的典故,可以閱讀相關書籍或請教專業人士。

以上就是【成語典故大全】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