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畫龍點睛

"畫龍點睛"這個成語的起源是一個神話故事,故事講述的是傳說中的梁代畫家張僧繇

張僧繇在傳說中,有一次畫了四條龍在金陵的牆壁上,但沒有畫眼睛。大家覺得很奇怪,就問他為什麼不給龍畫上眼睛。他回答說:"畫上眼睛會傷到龍的神靈,龍會飛走,不能輕易畫。"但別人不相信他的話,非要他畫上眼睛。他不得已畫了其中一條龍的睛晴。結果,當人們看到那條龍的眼睛剛一畫完,就"振翅欲飛",從遠處飛走了。還有一次,他畫好了四條龍在壁上的壁畫,人們都爭先恐後地去看。這時他又開始賣關子:"如果你們點上其中的一條龍的睛晴,就會看到這條龍騰空而去,不管是誰,都能騰雲駕霧、飛黃騰達。"大家覺得很有道理,就爭先恐後的點睛。結果四條龍一一飛去,只剩下面壁敷文的張僧繇。人們為這個神話故事而感到神奇,所以就用"畫龍點睛"來形容藝術形象在神氣之中還蘊含著某些更引人注目的條件或情趣。

以上就是【成語故事畫龍點睛】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