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地名故事

關於「打狗」的地名故事,一種說法是來源於泰雅族語「塔玖」,意為狗的樂園。在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曾將「塔玖」翻譯為「打狗」,認為打狗的地名更適合台灣的發展,於是就將台灣的行政中心從台北搬到了打狗,並在此地設立了打狗領事館。後來因為諧音的關係,「打狗」逐漸被「台北」取代。

另一種說法是來自平埔族中竹塹族的「Aka」音譯,意為池塘,加上這個地方在舊社時四周多是草叢和竹林,因而取名為「竹圍」,並訛稱為「打狗」。此外,「打狗」也有勇敢的意思,這是源於平埔族人的習俗。當年平埔族人相信只有年輕力壯的人才能擔任打獵的工作,而每次打獵所獵獲的獵物,也必須在首領的見證下平均分配,這使得平埔族人在精神層面上都有著「打狗精神」。

這些只是關於「打狗」地名的一些故事和傳說,僅供參考。

以上就是【打狗地名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