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彘教子故事

殺彘教子是一個成語,原義是彘:豬。彘子乃是一種毫無信用、背信棄義之人。現用來比喻不能言而無信。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列禦寇》。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軍事家曾參,是個非常重視修養品德的人,剛正謙謹,始終堅持信用,一切行動準繩要合乎禮儀規範。所以正是在這些基礎上,有了殺彘的實例故事流傳千古。故事原文內容如下:「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 「 汝還,顧反為爾殺彘。 」 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 「 特與嬰兒戲耳。 」 曾子曰: 「 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

故不可撤嬰兒待於庭,以免母親言而無信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遂烹彘也」表示對人的教導連性命都可以犧牲掉的人值得信任 。總之,曾參教育兒子遵守諾言、言行一致的故事流傳至今,成為了千古流傳的佳話。

以上就是【殺彘教子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