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魯迅教案

祝福魯迅教案

教學目標:

1. 把握課文內容,了解祝福習俗,理解主題。

2. 品味本文精當傳神、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3. 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民生的意識。

教學重點:

1. 理解主題。

2. 品味語言。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魯迅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他一生「吃的是『怪昧菜』,住的是陳舊屋子,行的是坎坷曲折道路,拉車是為自己與民眾治病。」他的作品充滿了時代氣息,了解他的作品,把握他的思想,對於我們認識社會、了解人生具有重要意義。今天,我們共同學習魯迅的小說《祝福》。

二、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他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包括雜文、小說、散文、詩歌等,是現代文學的奠基之作。魯迅的小說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並具有世界性的影響。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等。

三、關於《祝福》

《祝福》寫於1924年2月7日,最初發表於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東方雜誌》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上,後收入小說集《彷徨》,是魯迅在「五四」落潮後於孤獨與憤激中創作的祭歌式短篇小說,揭示了舊中國婦女悲慘命運的根源所在。作者寫這篇小說旨在呼喚人們的社會責任感與正義感,不料事隔70餘年,人們非但仍然毫無覺醒,甚至還「以十分的欣悅的心情」「咀嚼和欣賞」著《祝福》中「我」所詛咒的「四叔」們所代表的魯鎮;又隔了多少年以後,連魯鎮什麼樣,「我」都記不起來了,「但我卻將這印象牢牢地印在心上」。作者的這種痛苦的心情,實在耐人尋味。

四、整體感知內容梗概

學生速讀課文後討論:本文以什麼為線索?祥林嫂是怎樣一個人?她是在怎樣的環境中死的?課文寫了哪些與祥林嫂有關的人?他們對待祥林嫂的高一:祝福教案(共5頁) 評價是怎樣的?小說題目是「祝福」,為何還要寫魯四老爺和「我」?文中哪些地方是作者議論或暗示了主題?請舉例分析。學生討論後明確:全文的線索是「我」的感受和見聞;祥林嫂是一個被封建禮教迫害得走投無路的人;祥林嫂是在魯鎮年終祭祀時捐門檻後被活活打死的;小說寫了魯四老爺、婆婆、柳媽、「我」、短工和祥林嫂的丈夫和兒子阿毛;這些人物對祥林嫂的死的態度不同;以「祝福」為題是為了反襯祥林嫂的悲慘遭遇和舊社會的黑暗。同時作者暗示我們,即使是在祝福聲中,也有不祝福的人——祥林嫂死在魯鎮熱鬧年終的大年夜。文章中作者的議論或暗示的主題是:①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是造成婦女悲慘命運的重要原因;②揭示了辛亥革命並未給人們帶來真正的幸福;③呼喚人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

五、重點段落研習

學生思考討論:祥林嫂是怎樣一個人?作者在刻畫祥林嫂形象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並分析其作用是什麼?討論後明確:祥林嫂是一個被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迫害得走投無路的人;作者運用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手法來刻畫祥林嫂這個典型形象。通過肖像描寫,作者刻畫了一個安分耐勞的祥林嫂;通過語言描寫,刻畫了祥林嫂的反抗精神;通過動作描寫,表現了祥林嫂再嫁的苦難;同時又用肖像描寫暗示了她的悲劇結局。在描寫手法上作者將肖像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熔為一爐,將人物與環境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了魯迅先生的寫作特點。

六、拓展延伸

請以「走近魯迅」為話題寫一段文字,介紹你對魯迅及其作品的理解。學生討論後明確:魯迅是一位思想深邃、愛憎分明的大文豪。他揭露黑暗、

以上就是【祝福魯迅教案】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