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故事血饅頭

血饅頭,中藥名。出自《外科集異》拾遺引《外治秘方》。為外科用治一切惡瘡癰疽的良性刺激物。秋瑾因在革命事業中屢建奇功,婦孺皆知,反動派極盡造謠之能事,竟借魯迅之筆,污衊秋瑾為「秋屠」,稱其「煮人肉為饅頭」云云。

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記述他在幼年時聽祖母談及秋瑾被害時「被斬於西市,頭頸全行斬斷,身軀棄於荒野」的情形,也說明了血饅頭並非秋瑾所食。

實際上,血饅頭是由人血拌以石灰製成的具有止血功效的「藥」,與今天我們所用的止血藥有異曲同工之妙。既然為止血用,從實際醫學角度看,尚不具備高科技含量。那為什麼此藥會被用於治惡瘡癰疽而婦孺皆知呢?此亦足令人們掩卷而思,啟人深思矣!其實這一切無非是對權勢、金錢等物慾橫流的憤懣與不滿。在專制統治下,權勢與金錢被奉為神明,愚弄百姓、掠奪財富、沽名釣譽便成為人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然而當這些醜惡的東西在愚弄別人、為自己謀取私利時,自身也會遭受惡報的。在當今社會裡,「權力」、「金錢」依然是誘惑人最直觀、最赤裸裸的字眼,也成了百姓關注的焦點話題。如果像古人那樣去封建地運用權力、金錢等去愚弄百姓,就會招致殺身之禍;倘若用於慈善事業、公益事業、教育等事業上,就會受到人們的擁戴和尊敬。

總之,血饅頭的故事是一個充滿諷刺意味的故事,它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人們的愚昧無知。同時,它也提醒我們要珍惜生命,不要輕信謠言和偏見,要保持理性和客觀的態度。

以上就是【秋瑾故事血饅頭】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