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食糉故事

端午節食粽子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如下兩種:

第一種:據《史記》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憂患投身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

第二種:相傳龍舟競渡是祭祀愛國詩人屈原的,因屈原主張章聯、約楚王去他所在的汨羅江,百姓們為了不讓魚蝦們吃掉屈原的身體,就將糯米用葉子包住扔到汨羅江給魚兒們吃。後來人們便用艾葉包住,再裹上棉花,往身上纏,逐漸就發展成了我們看到的粽子了。

此外,吃粽子的傳說還有一種:相傳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自殺的時候,是地下的魚鮫海鮮族把他的軀體咬噬,龍王知道此事,就把蛟龍剝皮包上糯米,以防它噬屈原大夫的軀體。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喝雄黃酒和吃茶油燉全雞、雞蛋粽子等美食。隨著人民口味的變化和飲食多元化,如今吃粽子的習慣南方和北方略有不同,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泥粽子、豆沙粽子。

此外,湖北人包粽子習慣放鹹蛋黃,廣東人則偏愛鮮肉粽。粽子做法北方多為直接用蘆葦葉包裹糯米,而南方則有菰葉裹成牛角狀或筒狀。此外還有南京的鹹蛋黃粽子、上海腳爐、上海白斬粽子等端午節的傳統美食。

以上就是端午節吃粽子的幾種故事,每一種故事都反映了人們對屈原的懷念和尊敬。

以上就是【端午節食糉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