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團相關 > 入黨程式

黨章知識學習問答


黨章知識學習問答

1.黨章在黨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政黨章程是政黨的立黨之本。「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中國共產黨人歷來重視黨章的地位和作用,鄧小平同志說:「國要有國法,黨要有黨規黨法。黨章是最根本的黨規黨法。沒有黨規黨法,國法就很難保障。」這是對我們黨執政幾十年正反兩方面經驗的總結,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重大貢獻。
黨章的性質、內容和產生程式決定了黨章在黨內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這是因為:第一,黨章是黨的整體意志的體現。黨章的內容包括黨的活動和黨的建設的基本規定,代表了全黨的最高利益和最大利益,集中了全黨的信念和願望,是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的武器。第二,黨章是黨內的普通行為規範。毛澤東同志曾經說:「政黨就是一種社會,是一種政治社會。」黨內也有大量的人與人的關係問題,有複雜的行使權力和承擔義務的問題。就像整個社會需要確立法律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一樣,在共產黨內部,為了維護正常的黨內生活秩序,調整黨內關係,也需要確立一種適用於所有黨員的普遍行為規範,以指導和約束每個黨員的行為,黨章正是這種指導全黨思想和行為的規範。第三,黨章是具有最高權威的黨內法規。黨內法規包含許多門類,適應不同層次、不同範圍、不同對象,包括規則、規章、條例、制度等。黨章是具有最高權威的黨內法規,也稱為黨內的基本法。所有的黨內其他法規,都是黨章的延伸或補充,都必須服從或從屬於黨章。
黨章在黨內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調整黨內關係。正確處理好黨內關係,是保證黨的統一和團結的重要條件。黨章通過規定黨的各級組織職責、黨員的權利與義務,來實現調整黨內關係的功能,使黨的各級組織、各個部門、各司其職,互相配合,保證黨內正常秩序。二是指導黨的工作。黨的工作一刻也少不了法規作為依據。黨的工作也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否則就可能導致無效率、低效率甚至混亂。在所有的黨內法規中,黨章又是特別重要的。有了完善的黨章,才有可能形成與之配套的具體黨內法規,黨的各項工作才能得以正常開展。三是嚴格黨的紀律。黨章是權責分明、信賞必罰的規範性檔案。每個黨組織和每個黨員,在決定自己行動時,都要根據黨章權衡自己的行動是符合黨章還是違反黨章,將會帶來什麼樣後果,包括受到何種處罰等等。歷史經驗證明,有了一部好的黨章,並能得以正確施行,對於嚴格黨的紀律是有著重要意義的。四是戰勝黨內動搖及各種危害分子。黨章解決的是關係黨的性質和戰鬥力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問題,是保證黨在政治上、組織上的純潔性的重要武器。

2.怎樣理解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進黨章的重大意義?
十六大通過的黨章的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作為黨的行動指南。這是我們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是十六大在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業進入新世紀新階段的重要時刻作出的一項歷史性決策,也是十六大的一個歷史性貢獻。
我們黨是一個重視理論指導的黨,也是一個善於理論創新的黨。歷史經驗證明,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有著六千多萬黨員的大黨和十二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正確的理論指導至關重要。xx同志針對新形勢、新任務對我們黨提出的新要求,基於對國際國內大局的清醒認識,基於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基於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切關注,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我們黨的事業是不斷前進的,因而黨的指導思想也必然是與時俱進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產物,它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的新要求,回答了一系列事關全局的新問題,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鮮明地回答了在新世紀黨舉什麼旗的問題,這是新時期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需要,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產生於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產生於我國社會長期安定團結、政通人和的時期,產生於我國國際影響顯著擴大、民族凝聚力極大增強的時期。總結這一時期的基本經驗,聯繫我們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歸結起來就是,我們黨必須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鍵在黨。一個政黨如果不能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不可能有生命力和活力;如果不能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不可能有正確的前進方向;如果不能代表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就會失去民眾基礎,就會被廣大民眾所拋棄。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一把標尺,民眾常用它衡量黨的工作的好壞,黨員、幹部也總用它衡量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既是基層廣大黨員的意願,也是億萬人民的心聲,是歷史的必然,是時代所需。


進入新世紀,我們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理論來源於實踐,又必然要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又接受實踐檢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偉大結晶,又為我們進一步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提供了理論武器,指明了前進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是否符合「三個代表」來檢驗。部署工作,「三個代表」是方向;推進工作,「三個代表」是動力;檢查工作,「三個代表」是標準。同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寫在黨的旗幟上、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寫在黨的旗幟上一樣,黨的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在黨的旗幟上,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必將有力地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將指導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順利完成新時期的偉大任務,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 


3.黨章對黨的性質、宗旨和地位是怎樣規定的?
十六大黨章一開始就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根據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建黨思想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對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地位所作出的精確表述。

4.為什麼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這是因為:
第一,中國共產黨是以工人階級為階級基礎的。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為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始終堅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為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奠定了堅實的階級基礎。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它以工人階級為基礎,集中體現了中國工人階級的特性。在舊中國,我國工人階級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工人階級一樣,沒有任何生產資料,與大工業生產相聯繫,代表著當時的先進生產力,在同資產階級的鬥爭中鍛鍊了高度的團結互助精神和嚴格的組織紀律性,是歷史上最先進、最革命和具有遠大前途的階級。此外,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工人階級相比,中國工人階級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處於社會最底層,所受的壓迫和剝削之沉重,在世界上是罕見的;中國工人階級分布較為集中,便於組織起來,形成重要的社會力量;同時,中國工人階級與占中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結成親密聯盟,使中國工人階級領導中國革命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中國工人階級的這些特點和優點,決定了它是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是現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中國共產黨正是鮮明地體現了中國工人階級的階級性質,堅定不移地代表著它的意志。
第二,中國共產黨是由工人階級先進分子組成的。黨應由工人階級先進分子所組成,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學說的一個重要原則。我們黨一開始就十分重視黨員的先進性,集合了一大批工人階級中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進分子,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當然,這並不是說其他階級出身的具備黨員條件的人不能入黨,也不是說吸收這些人入黨就改變了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看一個政黨是否先進,是不是工人階級先鋒隊,主要應看它的理論和綱領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是不是代表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工人階級的形成是建黨的根本條件。民主革命時期,由於當時中國社會的特點,我們黨的絕大多數黨員來自農民和其他勞動者,也有不少來自知識分子,還有來自非勞動者階層的革命分子。但是,我們黨的理論和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我們黨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建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武裝全體黨員,不僅要求黨員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求黨員首先在思想上入黨,指導他們為實現黨的綱領和任務而奮鬥,因而保持了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
第三,中國共產黨是用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起來的工人階級政黨,這是我們黨具有先進性的重要因素。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於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中國共產黨能夠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取得偉大勝利,關鍵就在於它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的指南。我們黨在各個革命時期,特別是黨的任務發生轉變時期,都把思想理論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十分注意以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用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統一全黨思想。正是這樣,我們黨才保持了先進性和純潔性,才不斷發展壯大,才勝利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並領導全國人民不斷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勝利。
第四,中國共產黨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建立的。中國共產黨不是黨員數量的簡單相加,而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的組織原則和組織制度,也是黨的根本的領導制度和工作制度。它是全黨必須遵守的組織紀律。民主集中制是共產黨在創建和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確立起來的。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並進行活動的,從而使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了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   

5.為什麼說中國共產黨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十六大黨章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是我們黨自毛澤東以來的一種理論發展和創新,具有重大意義。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既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呢?
第一,從我們黨所代表的利益來看。我們黨不僅代表了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早在1935年12月,毛澤東同志在陝北瓦窯堡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就指出,我們黨「不但代表了工農的利益,同時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總括工農及其他人民的全部利益,就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利益」。經過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的這次瓦窯堡會議決議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中國共產黨又是全民族的先鋒隊。」黨的七大黨章總綱中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進的有組織的部隊,是它的階級組織的最高形式。中國共產黨代表中華民族與中國人民的利益。」
第二,從我們黨的宗旨來看。這同我們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xx同志指出,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根本的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黨密切聯繫民眾的優勢。他還說,我們黨來自於人民,植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由於歷史條件的變化,黨在每一個具體歷史階段的工作任務有所不同,為人民服務的內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是,黨的根本宗旨始終沒有變,而且貫串於黨的一切活動之中。
第三,「三個代表」是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的根本指針。堅持「三個代表」,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要緊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始終緊緊依靠人民民眾,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是我們黨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是永葆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和生機活力的根本保證。因此,我們的所有政策措施和工作,都應該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民眾的利益。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在我國社會生活中,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和就業方式等多樣化趨勢已經出現並將進一步發展,這給我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活帶來了深刻影響。應當看到,上述多樣化,是我國從計畫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必然出現的新趨勢。實踐證明,這種多樣化,能夠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因而有利於更好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時,這種多樣化趨勢必然會產生不同階層、不同方面民眾的特殊利益,產生他們之間的差異和矛盾。我們應當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尊重他們的特殊利益。通過我們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既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又積極引導和鼓勵先富帶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把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的民眾的特殊利益兼顧好,增強人民的團結,實現和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與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完全一致、高度統一的。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是為完成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而存在的。而工人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終解放自己。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同全體人民和整個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其歷史使命也是同全體人民和整個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關聯的。我們黨從一開始就肩負著階級和民族的雙重使命,不僅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同時代表中國人民和整箇中華民族的利益;不僅要為實現工人階級的利益而奮鬥,同時也要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而奮鬥。因此,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就必須使黨同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而黨越是當好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就越能體現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所以,黨章作出這樣的改動,不會改變黨的性質,也不存在搞所謂「全民黨」的問題。


6.為什麼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黨章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是因為:
第一,黨的領導地位是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
從鴉片戰爭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現在,中國經歷了截然不同的兩個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統治者喪權辱國,社會戰亂不斷,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饑寒交迫。在後八十多年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空前團結和組織起來,衝破重重難關,革命鬥爭不斷勝利;新中國成立後,經濟快速發展,國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會地位、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顯著提高。從這前後兩個八十年的比較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一切愛國力量深深認識到,中國能從最悲慘的境遇向著光明的前途實現偉大的歷史轉變,就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這是中國人民從長期奮鬥歷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結論。
第二,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勝利的根本保證。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方向。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我們搞四個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的四個現代化,不是搞別的現代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麼新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的走上邪路了。」這告訴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始終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譬如,在所有制結構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在分配製度上,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有利於最佳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等等。總之,我們的目標,是把中國由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變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使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中國充分體現出來。很顯然,這些都是黨的根本綱領、政治路線在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的具體體現。歷史經驗證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順利實現黨提出的戰略目標,始終保證我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順利前進。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創造長期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和穩定的社會環境。安定團結和社會穩定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政局不穩,社會動盪,人心渙散,不可能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問題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在國際國內複雜的形勢下進行的。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並保持其連續性和穩定性,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開展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善於協調各方面的利益和矛盾,才能不斷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保持穩定的社會環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更有效地動員和組織廣大民眾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來,為實現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黨植根於人民民眾。我們黨的最大優勢就是善於組織民眾、宣傳民眾、聯繫民眾。我們黨堅持民眾路線,能夠通過制定符合中國國情和人民民眾根本利益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人民民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能夠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地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鬥;能夠通過黨對國家政權機關、經濟組織、文化組織、人民團體實行正確而有效的領導,通過自己的基層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把人民民眾組織、帶動起來,形成一支浩浩蕩蕩的社會主義建設大軍,同心同德地為實現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在我們這樣一個多民族的發展中的大國,要把十三億人的力量凝聚起來,向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前進,必須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否則,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四分五裂,不僅現代化實現不了,而且必然陷入混亂的深淵。這是總結近代以來中國發展的歷程得出的結論,也是分析許多國家發展的經驗教訓得出的結論。
第三。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適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要求。
要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經過八十多年的發展,我們的黨員隊伍,黨所處的地位和環境,黨所肩負的任務,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黨已經從一個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一個領導人民掌握著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一個在受到外部封鎖的狀態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在全面改革開放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新黨員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幹部隊伍新老交替不斷進行,一大批年輕幹部走上領導崗位。這給黨的發展帶來了新活力,也提出了新挑戰。
我們要堅持從新的實際出發,以改革的精神推進黨的建設,不斷為黨的肌體注人新活力。加強和改善黨的建設,一定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時代發展要求;一定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進一步解決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一定要準確把握當代中國社會前進的脈搏,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使黨的工作充滿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制度建設貫串其中,既立足於做好經常性工作,又抓緊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   

7.怎樣理解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黨章指出,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社會的一切變革都根源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生產力總是處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先進的生產力代替落後的生產力,落後的生產力讓位於先進的生產力,如此循環往復,進而帶動生產關係的發展變化,帶動上層建築的變化,以至帶動整個社會的發展。有什麼樣的生產力,最終就會形成什麼樣的生產關係,也就會建立起什麼樣的社會形態。因此,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自覺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充分認識生產力本身具有的革命性和決定作用,了解生產力性質變化、生產力發展水平提高的規律,正確解決在不同歷史條件下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不同任務、手段、途徑和方針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使黨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永葆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進而更好地為人民民眾謀利益。
中國共產黨的奮鬥歷史,就是代表先進生產力、不斷為人民民眾謀利益的歷史。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緊緊地與先進生產力相聯繫,與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工人階級相聯繫,並且成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組織,進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努力奮鬥。我們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建立時就是以中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走上歷史舞台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堅決徹底地同嚴重阻礙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進行鬥爭,代表了當時中國先進生產力和近代大工業的發展要求,代表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力要解放的要求,代表了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民眾的根本利益,因而贏得了廣大人民民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成為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帶領中國人民,通過艱苦卓絕的英勇奮鬥,經過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使中國人民獲得了政治上的解放,從而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奠定了基礎。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為了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並在這種經濟基礎上進一步健全社會主義上層建築,以繼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在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們黨繼續保持和發揚了優良傳統,很好地代表了先進社會生產力和人民利益的要求,因而黨的威信和聲望不斷提高,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過渡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使中國很快從長期四分五裂、連年戰亂、任人宰割和貧困不堪的狀態中走出來,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統一、安定。但是,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我們黨逐漸偏離了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直到發生「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失誤。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們黨大膽探索,勇於實踐,不斷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我國社會生產力,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生了巨大變化。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經驗從正反兩方面證明,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我們的事業就興旺發達;違背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會遇到坎坷和曲折。展望未來,我們黨要勝利完成黨在新世紀的歷史使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的復興,必須始終做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忠實代表。
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我們堅持黨的先進性的一個決定性條件。在這個問題上做得越好,黨就越能牢牢掌握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領導權和主動權。我們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而共產主義只能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我們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轉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而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從過去八十多年的歷史中,中國人民通過自己的曲折經歷和親身感受,得出只有共產黨領導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領導才能發展中國的結論,首要的根據就在於,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特別是在歷史大轉折時期,總是堅定地站在時代進步潮流的前列,不斷打破生產力發展的各種障礙,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不斷解放和發展,給廣大人民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除了共產黨,任何其他政治力量都不可能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不可能凝聚全國各族人民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在新世紀,我們一定要始終把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一定要堅持不懈地為之奮鬥並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這樣,我們黨才能繼續得到中國人民的擁戴,才能繼續帶領人民勝利前進。  


 

8.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必須履行好哪些職責?
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
第一,必須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始終不移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高度重視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斷體現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的特點。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定不移地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離開發展,堅持黨的先進性、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實現民富國強都無從談起。發展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中國現實,順應時代潮流,不斷開拓促進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新途徑。發展必須堅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衝破,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都要堅決改變,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
目前,我國改革已經到了攻堅階段,隨著改革的深化,那些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深層次矛盾越來越凸現出來,如果不深入進行改革,生產力就不能繼續向前發展。一是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根據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要求,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不能把二者對立起來。繼續調整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國家要制定法律法規,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大力推進企業的體制、技術和管理創新。二是要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強和完善巨觀調控。要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要把促進經濟成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穩作為巨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三是要深化分配製度改革,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調整和規範國家、企業和個人分配關係。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懸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發揮市場作用,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功能,調節差距過大的收入。規範分配秩序,合理調節少數壟斷性行業的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堅持完善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農村養老、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二,必須不斷提高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民眾以及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只有把人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與先進的科學技術結合在一起,才能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因此,發展生產力,既要見物,又要見人,既要重視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視人的素質的提高。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我國工人階級,是推動我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基本力量。我國農民階級和其他勞動民眾,同工人階級緊密團結,是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要儘快建立和完善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社會環境。努力創造人才引進和使用的公平競爭機制。全社會要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重點培養產業技術的帶頭人、優秀專家和拔尖人才,特別是既懂現代科技,又有經營管理才能的複合型人才。
第三,必須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不斷用先進科技改造和提高國民經濟,努力實現我國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xx同志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給世界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推動。未來的科技發展還將產生新的重大飛躍。我們必須敏銳地把握這個客觀趨勢,始終注意把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掌握、運用和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緊密地結合起來,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不斷用先進科技改造和提高國民經濟,努力實現我國生產力發展的跨越。這是我們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必須履行的重要職責。
第四,必須堅持不懈地發展先進的生產力。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經濟文化發展很不平衡,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總體上還沒有改變。生產力不發達,決定了在生產關係方面,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所必需的生產社會化程度還比較低,經濟市場化程度還不高,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還占很大比重,等等。這些情況說明,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仍然是我們長期的中心任務。對於仍然存在的不適應先進生產力和時代發展的一些落後生產方式,既不能脫離實際地簡單化地加以排斥,也不能採取安於現狀、保持落後的態度,而要立足實際,創造條件加以改造。改進和提高,通過長期努力,逐步使它們向先進適用的生產方式轉變。
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還要在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指引下,繼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堅持和完善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不斷為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打開更廣闊的通途。   

9.怎樣理解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堅持什麼樣的文化方向,推動建設什麼樣的文化,是一個政黨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幟。
八十多年來,我們黨高舉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的旗幟,努力建設和弘揚反映革命、建設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蕩滌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和國外滲透進來的腐朽沒落的舊文化,從思想上精神上極大地解放和激勵了廣大幹部民眾,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統一意志的正確指導思想和共同理想。
中國共產黨八十多年奮鬥的歷史,從一定意義上講,也就是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用馬克思主義指導革命、建設和改革、創造先進文化的歷史。馬克思主義吸收了世界文明最優秀的成果,科學地反映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是無產階級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思想體系。因此,馬克思主義是人類社會近現代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代表,是一切先進文化的旗幟。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領導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黨的這一性質,決定了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思想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我們的黨才建成為一支團結統一、紀律嚴明、英勇善戰並不斷壯大的工人階級先鋒隊。在我們黨的領導下,作為現代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代表的中國工人階級先進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不僅改變了中國整個近現代史的進程,而且改變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我們黨創建以來領導人民進行了兩次偉大的革命,一次是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改造成為社會主義新中國,一次是正在把中國由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這兩次偉大革命的進程中,富有創造精神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要想始終站在時代發展的前列,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和戰鬥的活力,積極投入創造新歷史的實踐,就必須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不動搖。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歷史使命的具體體現,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完成黨的歷史使命的重要內容,也是現實的迫切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經濟政治文化的有機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不但要體現在經濟上、政治上,而且要體現在文化上。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迫切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文化發展,為其提供堅強有力的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縱觀我國二十多年來改革開放的不平凡歷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每前進一步,都離不開先進文化的作用與影響,離不開思想的解放、價值觀的更新及對科學文化事業的推動。
先進的文化代表著時代主流,代表著社會發展方向,體現著廣大人民的意願和要求。不能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會迷失方向。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不斷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推進先進文化發展的進程。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文化的發展方向問題,不僅致力於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而且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並在此基礎上逐步提出和全面闡發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問題。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作出了《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黨的十五大進一步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並對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推進中國文化的建設,既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同時也是歷史賦予中國共產黨人的重大使命。   


10.中國共產黨怎樣才能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必須全面把握兩個文明建設的辯證關係。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事業。兩個文明互為條件、互為目的,既緊密聯繫,又有各自的發展規律。物質文明為精神文明的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和實踐經驗,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我們強調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強調經濟建設是我們一切社會事業發展的基礎,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處於中心地位,強調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服從服務於經濟建設;同時我們也強調,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基本目標和主要任務之一,高度重視精神對物質、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巨大反作用。全黨同志必須全面把握兩個文明建設的辯證關係,在推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努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始終不渝地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去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
第二,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八十多年的實踐啟示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這是總結我們黨的歷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經驗。在先進文化建設中,我們要牢牢把握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趨勢和要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着眼於世界科學文化發展的前沿,不斷發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導廣大人民民眾從思想上精神上正確武裝和不斷提高起來。這也是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保持先進性的根本體現和根本要求。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黨章知識學習問答@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