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 報告寫作指導

項目可行性報告格式


一般工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格式模板 [政府立項-項目建議書]

第一章   項目總論
第二章   項目背景和發展概況
第三章   市場分析與建設規模
第四章   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第五章   工廠技術方案
第六章   環境保護與勞動安全
第七章   企業組織和勞動定員
第八章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第九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第十章   財務效益、經濟與社會效益評價
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章 項目總論

總論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首章,要綜合敘述研究報告中各章節的主要問題和研究結論,並對項目的可行與否提出最終建議,為可行性研究的審批提供方便。總論章可根據項目的具體條件,參照下列內容編寫。

§1.1 項目背景

§1.1.1 項目名稱

企業或工程的全稱,應和項目建議書所列的名稱一致。

§1.1.2 項目承辦單位

承辦單位系指負責項目籌建工作的單位,應註明單位的全稱和總負責人。

§1.1.3 項目主管部門

註明項目所屬的主管部門。或所屬集團、公司的名稱。中外合資項目應註明投資各方所屬部門。集團或公司的名稱、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國籍。

§1.1.4 項目擬建地區、地點

§1.1.5 承擔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單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幹單位協作承擔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應註明各單位的名稱及其負責的工程名稱、總負責單位和負責人。如與國外咨詢機構合作進行可行性研究的項目,則應將承擔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單位名稱、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擔的工程、分工和協作關系等,分別說明。

§1.1.6 研究工作依據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為依據的法規、檔案、資料、要列出名稱、來源、發布日期。並將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後,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附屬檔案,這些法規、檔案、資料大致可分為四個部分:

項目主管部門對項目的建設要求所下達的指令性檔案;對項目承辦單位或可行性研究單位的請示報告的批復檔案。
可行性研究開始前已經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檔案。
國家和擬建地區的工業建設政策、法令和法規。
根據項目需要進行調查和收集的設計基礎資料。

§1.1.7研究工作概況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簡要說明項目在行業中的地位,該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技術政策、生產力布局要求;項目擬建的理由與重要性。
項目發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敘述項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進展概況,其中包括技術方案的優選原則、廠址選擇原則及成果、環境影響報告的撰寫情況、涉外工作的準備及進展情況等等,要求逐一簡要說明。

英文報告格式 ·會議報告格式 ·讀書報告格式 ·工作報告的格式

§1.2 可行性研究結論

在可行性研究中,對項目的產品銷售、原料供應、生產規模、廠址技術方案、資金總額及籌措、項目的財務效益與國民經濟、社會效益等重大問題,都應得出明確的結論,本節需將對有關章節的研究結論作簡要敘述,並提出最終結論。

§1.2.1 市場預測和項目規模

市場需求量簡要分析。
計畫銷售量、銷售方向。
產品定價及銷售收入預測。
項目擬建規模。
主要產品及副產品品種和產量。

§1.2.2 原材料、燃料和動力供應

項目投產後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輔助材料以及動力數量、規格、質量和來源。
需用的主要工業產品和半成品的名稱、規格、需用量及來源等。
進口原料、工業品的名稱、規格、年用量、來源及必要性。

§1.2.3 廠址

地理位置、佔地面積及必要性
水源及取水條件。
廢水、廢渣排放堆置條件。
§1.2.4 項目工程技術方案

項目範圍,即主要的生產設施、輔助設施、公用工程、生活設施內容。
採用的生產方法、工藝技術。
主要設備的來源,如需向國外引進,則簡要說明引進的國別、技術特點、型號等。

§1.2.5 環境保護

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
主要治理設施及投資。
§1.2.6 工廠組織及勞動定員

工廠組織形式和勞動製度。
全廠總定員及各類人員需要量。
勞動力來源。
§1.2.7 項目建設進度

§1.2.8 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

項目所需總投資額。分別說明項目所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流動資金總額,並按人民幣、外幣分別列出。
資金來源。貸款額、貸款利率、償還條件。合資項目要分別列出中、外各方投資額、投資方式和投資方向。

§1.2.9 項目財務和經濟評論

項目總成本、單位成本。
項目總收入,包括銷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財務內部收益率、財務凈現值、投資回收期、貸款償還期、盈虧平衡點等指標計算結果。
經濟內部收益率,經濟凈現值、經濟換匯成本等指標計算結果。

§1.2.10項目綜合評價結論

§1.3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在總論章中,可將研究報告各章節中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匯總,列出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使審批和決策者對項目全貌有一個綜合了解。

主要技術指標表根據項目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產規模、全年生產數、全廠總定員,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年用量及消耗定額、全廠綜合能耗及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全廠佔地面積、全員勞動生產率,年總成本、單位產品成本、年總產值、年利稅總額、財務內部收益率,借款償還期,經濟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等。

§1.4 存在問題及建議

對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項目的主要問題進行說明並提出解決的建議。

第二章 項目背景和發展概況

這一部分主要應說明項目的發起過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發展過程、投資者的意向、投資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礎。為此,需將項目的提出背景與發展概況作系統地敘述。說明項目提出的背景、投資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經進行的工作情況及其成果、重要問題的決策和決策過程等情況。在敘述項目發展概況的同時,應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重點和問題。

§2.1 項目提出的背景

§2.1.1 國家或行業發展規劃

說明國家有關的產業政策、技術政策、分析項目是否符合這些巨觀經濟要求。

§2.1.2 項目發起人和發起緣由

寫明項目發起單位或發起人的全稱。如為中外合資項目,則要分別列出各方法人代表、註冊國家、地址等詳細情況。
提出項目的理由及投資意向,如資源豐富、產品市場前景好、出口換匯、該類產品可取得的優惠政策、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等。

§2.2 項目發展概況

項目發展開礦指項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進行的工作情況。如:調查研究、試製試驗、項目建議書的撰寫與審批過程、廠址初選工作以及籌辦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項。

§2.2.1 已進行的調查研究項目及其成果

1、資源調查,包括原料、水資源、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調查。
2、市場調查,包括全國性和地區性市場情況調查;出口產品國際市場供需趨勢調查。
3、社會公用設施調查,包括運輸條件、公用動力供應、生活福利設施等的調查。
4、擬建地區環境現狀資料的調查,包括擬建地區各種主要污染源以及其排放狀況,大氣、水體、土壤等目前環境質量狀況等。說明環境現狀資料的取得途徑、提供單位、以及當地環保管理部門的意見和要求,取得的環境現狀資料及檔案名稱稱。

§2.2.2 試驗試製工作情況

已完成及正在進行的試驗試製工作的名稱、內容及試驗結果。這些實驗包括建築材料的試驗、擬採用的新工藝技術的試驗。對採用的新工藝技術必須有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證明。

§2.2.3 廠址初勘和初步測量工作情況

各個可供選擇的建設地區及廠址位置的初勘、測量、比選等工作情況。
初步選擇意見和資料。
遺留問題。

§2.2.4 項目建議書的撰寫、提出及審批過程

項目建議書的撰寫、提出及審批過程。
項目建議書所附資料名稱。
審批檔案文號及其要點。

§2.3 投資的必要性

一般從企業本身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及項目對巨觀經濟、對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兩方面來說明投資的必要性。包括下面這些內容。

企業獲得的利潤情況。
企業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市場競爭力。
擴大生產能力,改變產品結構。
採用新工藝,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提高勞動生產率。
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優越條件和競爭力。
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包括增加稅收、提高就業率、提高科技水準等。

第三章 市場分析與建設規模

市場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於,任何一個項目,其生產規模的確定、技術的選擇、投資估算甚至廠址的選擇,都必須在市場需求情況有了充分了解之後才能解決,而且市場分析的結果,還可以決定產品的價格、銷售收入,最終影響的項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要詳細闡述市場需求預測、價格分析,並確定建設規模。

§3.1 市場調查

§3.1.1 擬建項目產出物用途調查

本產品的主要用途,可否有替代其他產品的用途,如果產品是工業基本原料,應分別說明本項目產品在主要使用行業的用途及單位消耗量。
產品經濟壽命期論述。調查本產品目前處於經濟壽命周期的哪一個階段,更新換代的可能時間。

§3.1.2 產品現有生產能力調查

本項目產品國內現有生產能力總量,現有生產能力開工率;主要生產廠家生產能力利用率。
國內現有生活能力總量在在地區的分布數量與比例。
本產品目前在建項目的生產能力及其在地區間的分布、數量與比例。
已批擬開工建設項目的生產能力,預計投產年月。
在建設項目和已批待開工建設項目,目前雖然沒有形成綜合生產能力,但卻是生產能力的組成部分。

§3.1.3 產品產量及銷售量調查

全國或地區目前的產量總數。
本產品一段時期以來的產量變化情況。
本產品國內保有量與國外有關國家保有量的分析比較,以了解國內保有量是多還是少,說明本產品市場需求滿足程度。
本產品一段時期以來的進口量及進口來源,主要來自哪些國家或地區;佔國內生產量或銷售量的比例;進口產品的價格等。
本產品一段時期以來的出口量及出口去向,佔國內生產量的比例;主要向哪些國家或地區出口,出口產品的價格。

§3.1.4 替代產品調查

可替代本產品的產品性能、質量與本產品相比的優缺點。
可替代產品的國內生產能力、產量;可作替代用途的比例;價格分析。
可替代產品進口可能性及價格。

§3.1.5 產品價格調查

產品的定價管理辦法,是由國家控製價格,還是由市場定價。
產品銷售價格,價格變動趨勢,最高價格和最低價格出現的時間、原因。

§3.1.6 國外市場調查

產品國外的主要生產國家和地區。
國外主要生產廠的生產技術、生產能力、銷售量。
產品國際市場銷售價格及其變動趨勢
我國進口該種產品的主要進口國的生產能力及變化趨勢。

§3.2 市場預測

市場預測是市場調查在時間和空間商的延續,是利用市場調查所得到的信息資料,根據市場信息資料分析報告的結論,對本項目產品未來市場需求量及相關因素所進行的定量與定性的判斷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場預測的結論是製訂產品方案、確定項目建設規模所必須的依據。

§3.2.1 國內市場需求預測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應對下述各項與市場預測有關的因素加以說明:
本產品的消耗對象。
本產品的消費條件。消費條件因產品特點性能而異,如汽車的消費需要具備相應的道路交通條件;電視機、電冰櫃的消費需要有電等等。預測某一種產品的市場需求量時,應將哪些不具備消費條件的消費領域從消費對象總量中剔除掉。
本產品更新周期的特點,說明本產品有效經濟壽命的長短。
可能出現的替代產品,即代用品。
本產品使用中可能產生的新用途。產品所用途的出現,意味著擴大了本產品的消費領域,擴大了市場需求容量。

根據以上分析,提出預測的本產品國內需求量及與現有生產能力的差距。

§3.2.2 產品出口或進口替代分析

替代進口分析。將本產品與目前進口產品從性能、重量、價格、配件、維修等方面進行比較,說明本產品的優勢和有利條件。
出口可行性分析。如果擬建項目的產品在質量和技術等方面,具備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的能力,則應考慮國外市場對本產品的需求。

分析國家對該種產品的出口有何限製條件或鼓勵措施,該產品進口國的貿易政策,該產品出口流向,出口價格是否有利。
通過以上分析,預測本項目產品可能的替代進口量或出口量。

§3.2.3 價格預測

進行產品價格預測,要考慮產品產量、質量、同類產品目前價格水準,還要分析國際、國內市場價格變化趨勢,國家的物價政策變化、產品全社會供需變化等因素;產品降低生產成本的措施和可能性;為擴大市場需採用的價格策略等,綜合以上因素,預測產品可能的銷售價格。


對擬增加出口的產品或替代進口產品,還要參照國際市場價格及變化趨勢定價,如產品外銷,應附有有關方面承諾外銷的意向書。

§3.3 市場推銷戰略

在商品經濟環境中,企業不可能仍然依靠國家統購包銷完成銷售額。企業要根據市場情況,製定合適的銷售戰略,爭取擴大市場份額,穩定銷售價格,提高產品競爭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對市場推銷戰略進行相應研究。

§3.3.1 推銷方式

投資者分成。
企業自銷。
國家部分收購。
經銷人代銷及代銷人情況分析。

§3.3.2 推銷措施

銷售和經銷機構的建立。
銷售網點規劃。
廣告及宣傳計畫。
咨詢服務和售後維修措施。

§3.3.3 促銷價格製度

促銷價格製定可根據市場銷售預測情況確定,一般用於產品投產初期,以較低價格、同等質量、優良的售後服務擴大市場佔有份額。
投產初期產品以較低價格出售,會對銷售收入產生影響,因此價格製定要合理,並應採取相應的成本控製措施。在一定時期後,可根據產品銷售情況逐漸將產品價格提高到一定水準。

§3.3.4 產品銷售費用預測

產品銷售費用包括建立銷售機構、銷售網點、培訓銷售人員、產品廣告宣傳、咨詢及售後維修服務費用,在可行性研究中,應根據製定的產品銷售計畫,分別估算產品銷售費用。對某些產品,銷售費用在成本中佔很大比例的,不可忽略不計。

§3.4 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

§3.4.1 產品方案

列出產品名稱。有多種產品時,應逐一列出主產品和主要副產品名稱。
產品規格標準。說明產品規格、標準選擇依據。

§3.4.2 建設規模

建設規模又叫設計生產能力,是指項目生產一定質量標準的產品的最大能力。一般用實物單位或標準實物單位來計量。
建設總規模。說明主要產品年產量,主要副產品年產量,主要設備裝置。
主要生產車間的生產能力,生產線數量。
說明項目經濟規模,不同規模下項目效益與費用的比較分析,說明本項目確定的建設規模的合理性。
如果項目採用分期建設方法,應說明項目總規模、分期建設規模並說明分期建設的起止時期、各期建設的主要內容。

§3.5 產品銷售收入預測

根據確定的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及預測的產品價格,可以估算產品銷售收入。
產品銷售收入可以分別計算主要產品和副產品的年銷售總收入,並計算銷售收入和計算期內銷售總收入,銷售收入一般列表表示。

第四章 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根據前面部門中關於產品方案與建設規模的論證和建議,在這一部分中按建議的產品方案和規模來研究資源、原料、燃料、動力等的需求和供應的可靠性;並對可供選擇的廠址作進一步技術與經濟比較,確定新廠址方案。

§4.1 資源和原材料

§4.1.1 資源評述

資源系指項目需要利用的自然資源,如礦藏、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資源等。項目所需資源的來源、數量、運輸方式、供應條件以及今後發展和開發趨勢等,均是項目建設的前提條件。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項目在有效期間所需資源及其來源的可靠性,應作深入調查和科學論證,並就下列內容進行說明分析:
項目需用的資源名稱、經全國儲量委員會正式批準的儲量、品位、成分、產地或供應點。
資源品位、成分與需用要求的適應性。
資源開採方式。要說明自行開採、計畫供應、市場供應或合資開發等不同方式。
本項目年最大需用量、資源的可能供應量及今後生產發展所需資源擴大供應的可能性。
在已有資源不能滿足擬建項目生產規模需求時,提出相應的措施,如增加進口,調整建設規模或分期建設等。

§4.1.2 原材料及主要輔助材料供應

原材料、主要輔助材料需用量及供應。
按項目的生產要求,分別敘述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輔助材料的名稱、品種、規格、成分、質量以及年需用量,並分別撰寫:

① 原材料及主要輔助材料需用量表。
② 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材料、物料需用量表。
③ 需進口的原材料表。

說明進口原材料的理由和一旦來源有變化時的應變措施,分析預測原材料國產化前景及分年度國產化的提高幅度。
對季節性生產的原料,如農、林、水產品等,需說明短期進貨數量。
燃料動力及其它公用設施的供應。燃料、動力及其它公用設施是指生產需用的煤、電、水、汽、氣、油等,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需說明生產所需燃料、動力及公用設施的數量和需由項目自建的種類和規模以及可以利用的現有的燃料、動力數量。

① 燃料品種的選擇,應說明其依據,如執行國家能源政策、適應地區條件、滿足生產特殊要求等。分別列出燃料需用量、來源、運輸方式,進行燃料成分分析。
② 電力最大需用負荷、供電來源及其穩定性、需要自建電力設施和投資估算。
③ 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應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設施。
④ 熱源及供熱要求。
⑤ 其它設施,如油、氣、汽需用量、供應量及需要增加設施的情況。

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費用估算。
將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和外購燃料動力分別計算費用,其它材料可合並估算。
§4.1.3 需要作生產試驗的原料

生產特定產品的某些原料因尚無生產實踐經驗;或使用指定的原料而尚無成熟的生產和工藝;或使用緣由的生產方法生產新產品還缺乏必要的生產資料等各種原因,需要對原料進行生產試驗,以確定技術參數和消耗指標,測定產品質量,取得主要設備選型的各項資料。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說明:

需要試驗的原料名稱、試驗目的和要求。
試驗或試生產方法。

§4.2 建設地區的選擇

選擇建廠地區,除須符合行業布局、國土開發整治規劃外,還應考慮資源、區域地質、交通運輸和環境保護等四要素。其原則是:

自然條件適合與項目的特定生產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場;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公共政策;運輸條件優越;有可供利用的社會基礎設施和協作條件;土地使用有優惠條件,可不佔或少佔良田,地質條件符合要求。在作方案比選時,應著重論證所選地區在行業政策上的正確性、技術上的可行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

§4.2.1 自然條件

擬建廠地區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基本情況和區域地質、地震、防洪等歷史資料。
水源和水文地質條件調查分析。包括地面水或地下水量和水質的分析、在枯水期的可能供應量及水質變化、地區今後水源開發和可利用水量成長情況。
氣象條件。收集分析地區氣溫、濕度、降水量、日照、風等資料,對需要增設防風沙、抗高溫、改善光照等設施的地區,需進行費用估算。

§4.2.2 基礎設施

敘述擬建地區與項目直接有關的公用事業及基礎設施的情況和可供利用的條件,從不同地區、不同條件中選取最有利的地區。
供電、電源情況;近遠期可能的供電量及電壓;費用及計費方式;供電部門的要求。
供水、水源情況;近遠期可能的供水量及水質;費用及計算方式;供水部門的要求。
運輸。地區內各種運輸線路的分布;站庫碼頭的位置和地形;運輸費用;運輸能力及其發展規劃等。
排水。排水條件;容污水能力;當地環保部門對污水排放的要求等。
電訊、供熱、供氣等公用設施及可利用的種類、容量、技術特徵等。
施工條件包括建築材料及製品的供應條件;施工勞動力來源;施工運輸條件;施工用動力來源等。
市政建設及生活設施。包括當地的衛生、郵電、文化教育。

§4.2.3 社會經濟條件

社會經濟條件主要指地區的工農業生產水準及近遠期發展規劃、與本項目有關的現有企業、技術工人來源等在項目建成後所需社會協作的條件。

§4.2.4 其它應考慮的因素

項目選擇建廠地區還應考慮其它特殊的要求。在選擇下列地區建廠時應特別慎重,要取得有關部門和民眾的認可。
風景區、名勝古跡、自然保護區。
水土保持禁墾區。
礦山作業等爆破危險區。
有放射污染或有害氣體污染嚴重的地區及傳染病、地方病流行或常發區。
軍事設防區。
生活飲用水源的衛生防護地帶。
民族宗教風俗有特殊要求的地區。

§4.3 廠址選擇

在實際工作中,具體廠址的選擇不一定要與建設地區的選擇分開,往往是廠址選擇與建廠地區的選擇合並進行。兩者通常是相輔相成、相互牽扯地交叉進行的。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如果需要,可以分別敘述。
選擇廠址通常是隨基本建設程式的各個工作階段逐步深入的。項目建議書階段需提出廠址初選意見;進行可行性研究時,應提出具體廠址的推薦建議;進圖初步設計階段時,對廠址的各種條件需作詳細勘查和落實,最終確認廠址,標定四周界址。

§4.3.1 廠址多方案比較

建設地區選定以後,就在這個地區內選擇若幹個可供建廠的地段,作具體分析比較,從中選取一個比較理想的廠址。並編寫廠址選擇報告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附屬檔案,研究報告中僅需敘述選擇要點和廠址的主要優缺點。有關選廠所需的調查資料、勘察和測量資料、取捨理由、論證等均應編寫入選廠報告內。確定廠址,須作多方案比較,一般可按下列內容進行。
地形、地貌、地質的比較。
① 工廠輸出、入交通線、供電、取水、排污等與外界產生直接關系的方位、地形。
② 平整土地、防水、防洪、廢渣堆置、四鄰地物。
佔地土地情況的比較。比較佔用耕地、林地、荒地、山坡等面積的比例,以盡可能少佔耕地、林地為原則,作出佔地用地情況的評價。
拆遷情況的比較。包括原有地面建築物需拆除的數量、原有居民需遷移的人數及拆遷安排等條件和難度的比較。
各項費用的比較。由於各個可供選擇地段條件不同,在費用上會產生較大差別,需作多方案比較。
①土地費用。如土地購置、拆遷、場地整治、青苗賠償以及土方處理等費用比較。
②交通運輸整治費。如需要建設或整治的運輸線路,轉運場站等費用比較。
③基礎處理費。如不同工程地質需用不同地基和基礎處理的費用比較。
④取水、防洪、排污設施所需費用比較。
⑤抗震所需費用比較。
⑥環境保護、生活設施等費用的比較。

§4.3.2 廠址推薦方案

繪製推薦廠址的位置圖。在有等高線的地形圖上標明廠址四周界址、廠址內生產區、生活區、廠外工程、取水點、排污點、堆場、運輸線等位置及四鄰居民點和主要生產企業的相互位置。說明對生產要求的適應性和合理性。
敘述廠址地貌、地理、地形的優缺點和推薦理由。說明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氣象等自然條件符合建廠要求的理由。
環境條件的分析。
佔用土地種類分析:

① 佔用耕地面積佔總佔地量的比例;
② 佔用林地面積佔總佔地量的比例;
③ 利用荒地面積佔總佔地量的比例;
④ 利用山坡面積佔總佔地量的比例;
⑤ 需要拆遷的面積和估計所需的費用;
⑥ 推薦廠址的主要技術經濟資料。

第五章 工廠技術方案

技術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要研究項目應採用的生產方法、工藝和工藝流程、重要設備及其相應的總平面布置、主要車間組成及建築物結構型式等技術方案。並在此基礎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它工程量。在這一部分中,除文字敘述外,還應將一些重要資料和指標列表說明,並繪製總平面布置圖、工藝流程示意圖等。

§5.1 項目組成

凡由本項目投資的廠內、外所有單項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產設施、生產後勤、運輸、生活福利設施等,均屬項目組成的範圍。
各單項工程和配套工程需按其性質加以分類,一般可分為:生產車間或工段;輔助生產車間或配套工程;廠外工程;生產後勤車間或設施;生活福利設施;其它單項工程。
如有自成體系需單獨撰寫分項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配套工程,如自備熱電廠、水廠、鐵路、專用線等,應列出工程的名稱、分項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的編號。並將工程的投資列入項目總投資內,分項研究報告列為附屬檔案。

§5.2 生產技術方案

生產技術方案系指產品生產所採用的工藝技術、生產方法、主要設備、測量自控裝備等技術方案。選擇技術方案必須考慮:技術是否是先進成熟的;是否適合所用的原料特徵;是否符合產品所定的質量標準;能否適應擬建地區現有工業水準;在維修、操作、人員培訓等方面是否有不能克服的障礙;所需投入物的規格和質量能否滿足生產要求,並與地區的技術吸收能力、勞動力來源相適應等。

§5.2.1 產品標準

敘述本項目主要產品和副產品的質量標準。如國家一級標準、行業標準等。並將選定的標準與國家標準、國際常用標準作比較說明。

§5.2.2 生產方法

使用同一種原料生產同一種產品,如有不同的生產方法時,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需要作方案性選擇,根據產品用途、質量和成本等因素擇優確定。對選定的方法需要說明生產方法的名稱及主要特徵、選用的理由以及與其它生產方法比較的利弊。
在選用專有技術、專利技術時,應說明取得技術來源、專利號、技術特徵,還需說明專利和技術轉讓費的金額及支付方式。

§5.2.3 技術參數和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系指投入物經有次序的生產加工成為產出物的過程。在生產過程中規定的各種技術條件和資料,統稱為技術參數。工藝流程和主要技術參數,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需要結合產品質量、生產成本、各種消耗等要求,選取最佳方案。
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隻敘述若幹主要車間的工藝流程,一般車間可從略。

§5.2.4 主要工藝設備選擇

主要工藝設備系指工藝流程中的重要設備,應按車間、工段分別敘述所選取設備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和來源。需要從國外引進的設備,則應詳細論述引進的必要性,引進的必要性,引進方向和選擇方案比較。主要設備選型是生產的技術水準和經濟合理性的具體表現,必須作多方案比較後,確定主要設備的規格型號與來源。
按車間、工段編列主要工藝設備一覽表。需要引進的設備應單獨列表。引進設備還要說明引進必要性、備品備件的來源、國內分交方案,引進設備外匯來源及引進計畫。
一般設備在可行性研究階段一般不作詳細選擇,但需按車間參照現有同類型、同規模生產廠所用的一般設備估算本項目應予裝備的設備數量,或採用行業中慣用的比例指標推算出本項目,本車間所需一般設備的數量。
全廠計量設施的配置原則和要求。
設備費用估算。主要設備可根據詢價、協定意向書中價格等分別估算,一段設備可綜合估算。

§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消耗指標

單位產品所用材料、燃料、動力等的消耗指標選取的來源有:
現有生產廠的消耗定額高低值的平均數;
同型號設備的實際運轉時的消耗值;
通過生產試驗測定及分析推算;
設備出廠時的說明或訂貨契約規定值。可行性研究中,可結合本項目技術方案特徵,確定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消耗指標值;
撰寫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消耗指標表。消耗指標不同於前面所列的原材料、燃料及動力需用量,消耗指標純屬生產過程中需要的或消耗的數量,不包括其它因素如:運輸、儲存的損耗。消耗指標與所用生產技術的先進程度有關;同一種設備不同型號的,又同生產管理和操作水準直接有關,因此常被用作企業間衡量經營管理水準的指標。

§5.2.6 主要生產車間布置方案

在工藝流程、技術參數和主要設備選擇確定以後,應就設備的外形、前後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種物料的輸入和流向、操作要求等作通盤的研究,選擇車間布置方案。車間布置方案要求達到物料流向最經濟、操作控製最有利、檢測維修最方便。
主要生產車間布置方案要求提出車間布置簡圖、主要標準尺寸和技術說明。
非主要車間布置方案要求提出建築面積、平面尺寸、層高等估算和建築物特徵。

§5.3 總平面布置和運輸

§5.3.1 總平面布置原則

總平面布置應根據項目各單項工程、工藝流程、物料投入與產出、廢棄物排出以及原材料儲存、廠內外交通運輸等情況,按廠地的自然條件、生產要求與功能以及行業、專業的設計規範進行安排。達到工藝流程順暢、原材料與各種物料的流送線路最短、貨流人流分道、生產調度方便,並考慮用地少、施工費用節約等要求。總平面布置還應考慮到企業今後發展的方向、與外界的交通聯系線路等外部因素的合理安排。在確定了總平面布置原則並繪製總平面布置後,需估算廠區場地平整、建、構築物基礎、管溝、路槽地下工程等全廠土石方量,並說明餘缺量的走向與來源。

§5.3.2 廠內外運輸方案

根據工廠的投入物、產出物與廢棄物的總量,按其不同種類、不同運輸方式與運輸工具分類說明,從運量、運距、運輸成本、運輸負荷變化以及投資與經常費用等方面加以分析。確定和推薦經濟、實用的運輸方案。運輸方案的確定要包括全廠運輸量分析、運輸設備選擇和廠外、廠內運輸方案的說明,其中廠內運輸方案要求作到與生產有機配合。

§5.3.3 倉儲方案

論述原材料、燃料、主要輔助生產物料主副產品的年周轉次數;儲存期;儲存方式;裝卸及搬運方式等方案構想和要求,對用量較大的大宗貨物以及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倉儲方案,應專題敘述。

§5.3.4 佔地面積及分析

建設項目用地,應遵循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針,盡量少佔耕地,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要估算佔用土地數量,並分別估算生產區、生活區、原料基地佔地面積,計算土地利用系數、生產區場地利用系數、全廠綠化系數、佔地用地面積等指標。

在佔用土地分析中,還需同時說明需要拆遷的原有建築物、構築物的數量、面積、建築類型;可利用的原有建構築物的面積,拆遷後原有人員及設施的去向,項目需要支付的賠償費用。並對可能的不同拆遷方案進行拆遷費用及征地費用的比較。

§5.4 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是指工廠所有建築物、構築物的建築與結構設計。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僅需對主要生產廠房、重要構築物以及特殊基礎工程作原則性的敘述和方案選擇建議,如採取的建築形式和標準、結構造型、基礎類型和需要採用的重要技術措施等。對一般建築物隻作綜合說明、估算工程量、選取單位造價指標等即可。對全廠所有建築物的工程量,造價以及三材用量。視單項工程的大小,可採用不同方式進行估算。

§5.4.1 主要建、構築物的建築特徵與結構設計

按生產流程順次列出主要建築物名稱、建築面積;建築形式和標準、建築材料的選用要求;特殊要求;消防及報警設施選用標準和要求,應遵守的設計規範名稱。

對一般建築物可以列出工程量、建築面積作綜合性說明。

結構設計的依據,主要是建構築物的結構造型、地基處理方案、建構築物基礎造型及對施工的特殊要求。

對需要進行抗震設計的,要有地震烈度確定依據、地震設防標準及設防方案的選擇及說明。

§5.4.2 特殊基礎工程的設計

遇有不良地質條件的項目或重要建構築物與大型工藝設備的基礎工程,應進行特殊基礎工程設計,提出設計方案的選擇建議。

對需要防震動,防腐蝕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築物以及對基礎沉降有嚴格要求的工藝設備的基礎工程,需作專題研究,提出設計方案的選擇建議。

§5.4.3 建築材料

分析擬建地區可以提供的建築材料名稱、規格、運輸條件、預製構件的最近供應點和可提供的最大構件規格及製作能力。需由外地供應的應說明主要建築材料名稱及供應點。對項目施工時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要單獨說明,如需說明特殊工程的施工組織與機具、大型或大宗預製構件的來源等。

進行三材用量估算,撰寫建築材料用量估算表。

第六章 環境保護與勞動安全

在項目建設中,必須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和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法規、法律,對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的近期和遠期影響,對影響勞動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並對其進行評價,推薦技術可行、經濟、布局合理、對環境的有害影響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國家現行規定,凡從事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都必須執行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製度。同時,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環境保護和勞動安全要有專門論述。

§6.1 建設地區的環境現狀

項目的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質情況;江、河、湖、海、水庫的水文情況;氣象情況;
礦藏、森林、草原、水產和野生動物、野生植物、農作物等情況;
自然保護區、風景遊覽區、名勝古跡、溫泉、療養區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設施情況;
現有工礦企業分布情況;
生活居住區分布情況和人口密度、健康狀況、地方病等情況;
大氣、地下水、地面水的環境質量狀況;
交通運輸情況;
其他社會經濟活動污染、破壞現狀資料。

§6.2 項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主要污染源

分車間敘述產生污染物的裝置、設備、生產線及其投入物、產出品和排出物的品種、數量、排出方式,產生震動和噪聲、粉塵、惡臭、有毒氣體的裝置和車間;易燃、易爆、劇毒物料的運輸線路、儲存庫站位置;放射性物料及放射性廢棄物的運輸線路、儲存和使用場所及其位置。

分析污染物的性質、成分、數量、危害程度。

§6.2.2 主要污染物

主要污染物向廠外排放的性質可分為:煙塵、粉塵、廢氣、惡臭氣體、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廢液、廢渣、噪聲、放射性物質、振動、電磁波輻射等。
主要污染物所含有害物質分析,列舉污染物所含主要有害有毒物質。
排放量。污染物經處理後最終排入周圍環境的含有有害物質的混合物的數量,註明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質的含量或濃度,並列出國家或地區允許的排放標準。

§6.3 項目擬採用的環境保護標準

採用的環境保護標準是指國家及項目所在地區環保部門頒發的標準,如大氣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噪聲衛生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及有關法規、規定等。如地區規定嚴於國家規定時應執行地區規定;地區沒有特定要求的;執行國家規定。個別目前國家和地方尚未製定標準的由可行性研究單位與當地環保部門協商確定。

§6.4 治理環境的方案

項目對周圍地區的地質、水文、氣象可能產生的影響,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防範和減少影響的措施。
項目對周圍地區自然資源可能產生的影響。如森林和植被破壞影響野生物、植物繁殖和生存等,防範和減少這種影響的措施。
項目對周圍自然保護區、風景遊覽區名勝古跡、療養區等可能產生的影響,如土壤污染、水源枯竭等,防範和減少這種影響的措施。
各種污染物最終排放量對周圍大氣、水、土壤的破壞程度及對居民生活區的影響範圍和程度,污水、廢氣、廢渣、粉塵、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和綜合利用方案。
噪聲、震動、電磁波等對周圍居民生活區的影響範圍和程度,消聲、防震的措施。
綠化措施,包括防護地帶的防護林和建設區域的綠化。

§6.5 環境監測製度的建議

監測布點原則;
監測機構的設定和設備選擇;
監測手段和監測目標。
§6.6 環境保護投資估算

環境影響經濟損益簡要分析。對可以量化的環境影響,可將其計算並列入經濟評價中現金流量表內進行分析。

§6.7 環境影響評論結論

§6.8 勞動保護與安全衛生

建設項目必須確保投產後符合職業安全衛生要求,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分析和評價。

§6.8.1 生產過程中職業危害因素的分析

生產過程中職業危害因素的分析;
生產過程中的高溫、高壓、易燃、易爆、輻射、振動、噪聲等操作者健康影響的分析;
生產過程中危害因素較大的設備、分布點及其危險程度。
可能受到職業危害的人數及受害程度。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項目可行性報告格式@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