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 調研報告

*鄉公路建設與管護的調研報告


鄉村公路建管“四層法”

――XX鄉、ZZ鄉公路建設與管護的調研報告

敬 仔

鄉村公路是鄉鎮人民對外聯系、發展經濟、交流文化的紐帶。近幾年,我縣鄉村公路建設發展較快,全縣交通狀況得到較大改善,但是對於鄉村公路的管理養護問題,卻沒有從根本上得到妥善解決,長期需要上級投入。沒有投入,公路質量就逐年下降,致使很多鄉村公路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為解決這一問題,XX鄉、ZZ鄉結合產業發展,探索鄉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機製,改變了過去鄉村公路建設難、管理難、養護難的狀況。

一、兩鄉交通概況

XX鄉地處渝鄂邊境,原有12個行政村,1968戶,6996人,地域面積75平方千米。境內公路,1981年建成,當時作為省道,路況較好,國家每年撥付專款,統一組織道路的養護。1990年後國家不再統一組織維護,鄉政府缺少資金,公路養護便無法落實。經年累月,致使該段公路路面大坑套小坑、大槽套小槽,過往運煤、運貨車輛都帶著鋤頭、被子、速食麵,司機開一段車,又下來用鋤頭填幾個坑,陷車、斷軸、破胎或堵車就卷著被子在車裏睡覺,37公裏路車輛正常行駛就需11個小時,如遇堵車,常要三五天才能疏通。

ZZ鄉位於縣城東部渝鄂交界處,原有7個行政村,1870戶,6700人,地域面積48平方千米,素有“煤炭之鄉”之稱,以前隻有唯一一條通往縣城的公路,全鄉的煤炭都是通過這條路顛簸45公裏,運至縣城碼頭,再藉助長江水道輾轉到其它地方。為降低運輸成本,1979年,鄉裏決定打通ZZ至長江邊一渡口的出境幹道,鄉裏召集民工修建了3公裏後,由於技術方面原因而擱淺。1985年,鄉裏再次召集村民民工建勤修路,在原有基礎上延伸了8公裏後不了了知。1990年,鄉裏又一次牽頭修路,將原來的測設方案完全否定,重新進行了勘測,修至11公裏左右,因為資金、技術等因素的製約,再次擱淺。1999年,在有關部門的幫扶下,ZZ鄉第四次實施長紅公路的修建,歷經兩年,終於實現了初通,但路基不牢、路況極差、無人管護,“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便是對它的真實寫照。並且鄉政府還欠下160多萬元的債,攤下一大堆遺留問題。

二、“四層法”化解公路建管難題

XX鄉和ZZ鄉境內都蘊藏著豐富的煤礦資源, 近幾年,兩鄉以煤炭為主導的產業得到迅猛發展,交通運輸量大幅度成長。去年,XX鄉原煤產量達到12萬噸、烤煙4500擔,ZZ鄉原煤產量達到25萬噸。隨著兩鄉產業的快速發展,本就癱瘓的公路,已成為製約兩鄉經濟發展的瓶頸。為打破這一瓶頸,鄉黨委、政府一般人在對轄區已形成規模的煤炭企業經營現狀進行深入調查、論證後認為,從產業發展角度,兩鄉道路最大的收益戶是煤炭企業,解決道路管養問題,可以探索企業參與的路子,改善企業隻用不管的道路建管現狀。於是,兩鄉提出了由政府統籌,煤炭企業出資的辦法,著手開始鄉村公路建管各項工作。並從統一思想認識、精心製定方案、認真組織實施、進行長效管護四個層面探索出鄉村公路建、管、養的長效機製。

第一層:統一思想認識。讓企業自願拿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針對這一困難,兩鄉分別成立主要領導為組長、鄉鎮幹部全部參加的思想工作小組。從煤炭產業發展、煤炭企業發展的角度,從為民眾辦好事的角度,進行宣傳發動,與企業負責人交心談心,耐心的同企業老闆計算道路整修後運輸成本降低、產量提高、企業效益的增加值,對比分析整修公路投入與實際產生的效益比,讓企業認識到整修公路是企業發展的需要。XX鄉採取主要領導與分管領導一人一礦,分片發動,據介紹,為做通某煤炭企業的思想工作,負責該礦的鄉領導曾連續三天在煤礦吃、在煤礦住。ZZ鄉黨政主要負責人則實行白天工作,晚上登門的辦法,開展這項工作。

動員企業的同時,鄉鎮幹部還走村入戶,以院壩會等形式,進行公路整修宣傳,結合鄉裏煤炭、蔬菜、烤煙、葯材、農產品運不出去,生活、生產物資運不進來,過往司機和行人談“路”色變的道路狀況,給民眾分析公路整修後帶來的好處,讓民眾知道修路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企業的需要,更是惠及自己的大事,使廣大民眾積極支持道路的整修。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鄉煤炭企業後悔自己沒有及早重視運輸道路建設,影響了效益,思想很快統一到鄉黨委、政府的認識上來。民眾也對鄉上的這些行動拍手稱快,表示一定積極支持。

第二層:精心製定方案。在煤炭企業同意自願出資後,兩鄉庚即成立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出資企業負責人為副組長,鄉鎮幹部、村社幹部為成員的公路整修領導小組,製定公路整修具體方案。一是決定公路整修統籌協調工作和資金的管理由鄉政府負責;二是製定整修公路的規模、工期、工程質量、青苗損失、安全措施、獎懲辦法等,如XX鄉要求整修的公路背水溝要暢通、鋪三米寬的碎石、路面不準有大於10釐米的坑;三是落實各煤炭企業出資比例,XX鄉由境內的四家煤炭企業承擔道路整修資金。ZZ鄉由兩企業負責公路的整改資金及ZZ鄉政府在原公路建設過程中的債務償還。

製定方案的過程中兩鄉還重點抓住三個環節:一是在整體規劃的前提下,廣泛聽取出資企業的建議,盡可能的尊重企業的意願,XX鄉曾四次向企業印發意見徵集書、兩次組織企業討論規劃,ZZ鄉曾三次召集企業負責人對規劃進行討論;二是強化村社幹部大局意識和為公路整修的服務意識,使村“兩委”主動配合公路整修;三是廣泛聽取民眾對公路整修的意見和建議,並通過村社“一事一議”,完善公路整修過程中有關民眾損失補償的辦法。

第三層:認真組織實施。為確保公路整修的順利進行,XX鄉和ZZ鄉成立了統籌協調組、財務管理組、材料採購組、質量安全巡查組、矛盾糾紛調解組和公路整修組,實行統籌協調、分組作戰。統籌協調組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企業負責人和村社負責人為成員,重點負責公路整修過程中各組之間的工作協調、與鄰近鄉鎮在整修過程中需要進行的協調工作。財務管理組由鄉長任組長,企業代表為成員,負責公路整修的經費管理。材料採購組由一名副鄉長為組長,企業代表為成員,負責炸葯、石子、水泥等材料的採買。質量安全巡查組由鄉政府與企業代表組成,全天進行安全和施工質量巡查,對發現的問題責令施工隊現場整改。矛盾糾紛調解組由鄉和村社幹部組成,負責對施工過程中沿路植被、農民莊稼被損等可能發生的糾紛進行調解處理。公路整修組由鄉政府、企業負責人組成,負責組織具體整修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兩鄉還強化“三公開”,一是公開經費的開支,設立公示欄,隨時公布開支情況,每月由出資企業負責人集體對開支情況進行審核。二是公開材料採買,各項材料的價格由政府、企業負責人按照“質中求廉”的要求共同決定。三是公開質量巡查情況,做到每天一公布,每半月一評比。

第四層:進行長效管護。XX鄉和ZZ鄉一班人充分認識到:公路不僅要“管”當前、更要“養”長遠,建立長效機製,才能發揮農村公路的長效作用。XX鄉和ZZ鄉與企業負責人、村社幹部一起製定了公路的長效管護辦法。兩鄉在長效管護機製的建立上,重點體現在“三化”:一是長期化。企業負責資金、政府管理,建立管護基金,保證管護經費安全,同時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經費作為管護工作的獎勵資金,激勵和提高管護質量。XX鄉建立了管護基金50萬元,ZZ鄉20萬元。二是規範化。製定了公路養護員崗位職責,明確每個公路養護員的養護路段、養護標準和養護要求,實行公路養護員由公路所經過村的民眾公開推薦,確保了公路管護見形象。XX鄉聘請20名管護員,ZZ鄉聘請18名管護員。三是製度化。建立定期檢查評比製度,每月由政府與村社幹部進行一次巡查,對發現的問題,責令管護人員立即整修,年底由政府、企業、村社幹部組成檢查組進行評比。公路養護管理不達標的,扣發補助和工資,並及時更換公路養護員,對公路養護好的村和養護人員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使公路管護步入製度化軌道。同時,政府與各煤炭企業還簽訂協定,即必須嚴格執行國家運輸限載標準,如發現煤礦超限裝載,煤炭企業必須罰交一定道路修護費,對政府在交通安檢查中發現兩次超載的運煤車輛,通報各煤礦不得允許該車再運煤。

三、交通改善促進產業發展

通過“四層法”,XX鄉投資110萬元,完成37公裏的公路整修,原來車輛正常行駛需11個小時,現在隻要2個小時;ZZ鄉投資310萬元,完成全長18公裏的公路整改,政府在公路建設過程中的債務全部償還,運煤裏程比原來減少27公裏,每噸煤炭運費降低6元,過去一天跑一趟,現在每天可跑兩趟。公路建設大大改善了投資環境,擴大了兩鄉對外經濟技術和物資交流,加快了優勢資源開發,在去年基礎上,今年XX鄉原煤產量增加5萬噸、烤煙產值增加177萬元,ZZ鄉原煤產量增加5萬噸。長效管護機製的建立為兩鄉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提供了基礎條件保障。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鄉公路建設與管護的調研報告@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