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 考察報告

在聯合國的旗幟下 — 東南亞三國教育考察報告


在聯合國的旗幟下 — 東南亞三國教育考察報告

為推進徐匯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鏡各國教育的成功經驗,探討共同發展的新路,我們組成了以區人大副主任顧奎華為團長,區教育局局長王懋功為副團長的徐匯教育代表團,一行七人,於二00三年九月二十日至十月一日對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教育狀況作了考察,現將有關情況匯總並報告於下。
一、考察目的
此次考察的直接目的有兩個:一是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辦事處,報告本區作為該中心的教育革新實驗區的進展情況以及作為該中心APEID項目第九屆年會承辦單位的會議籌備情況。聽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與專家的指導意見,以利於開展下一階段的工作。
二是對地辦所在地泰國曼谷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教育作粗略的考察,重點關註我們當前的一些熱點問題,以利於作出比較分析於借鏡。
二、會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辦事處的情況報告。
九月二十二日下午兩點代表團如約準時到達掛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旗幟的地辦大樓。周南照主任首先在他辦公室接待了我們,並且帶我們參觀了辦事處的各辦公室,同在地辦工作的各國專家一一見面。
隨後,在五樓會議室正式開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局長歇夫爾先生首先致歡迎辭。他對中國上海、徐匯區的卓有成效的教育革新作了充分肯定,對徐匯區承辦年會所做的大量籌備工作表示感謝,對徐匯代表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隨後顧奎華團長致辭: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與專家對我區教育革新的支持與關心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對我區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革新實驗區以來的十四個月的經歷作了簡要回顧,並且表明了我們此次謀求在聯合國的旗幟下展開國際合作與交流,參與國際活動的良好願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教育革新和發展中心代主任、國際教育高級計畫官員周南照博士向代表團介紹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方面的五大職能:即思想的實驗室、標準的製訂者、能力的建設者、信息的提供者、國際合作的促進者。他們作為亞太地區的辦事處,就要對亞太地區的教育發揮這五方面的職能。
周博士接著向我們介紹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亞太地區的組織結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辦事處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局,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亞太地區的總部。下設各分地區的辦事處,如在北京設有東亞地區辦事處;同時設有各國的國家級辦事處,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越南辦事處。分地區辦事處與各國辦事處都與亞太地區辦事處保持著良好的聯系與合作,共同推進上述五大職能的發揮。通過這樣的組織結構現已將亞太地區44個國家組織起來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辦事處在工作運行上是通過具體項目來推進的。最早推進的項目隻有一項,即亞太地區全面教育計畫,它實際上是一個實現全民教育,掃除青少年文盲的合作計畫。後來又從這個項目中分出另一個項目——教育革新為社會發展服務。這是目前地辦的一個主體項目,許多工作都在圍繞這個項目展開。我區參加的就是這個項目,徐匯教育局是APEID的聯系中心之一,目前中國隻有16所聯系中心,上海還有華東師範大學。
現在,地辦同時在推進其他多項項目。其項目負責人向我們作了介紹。
羅西亞女士,她正在負責三個項目:1、青少年科技教育,2、課程與教師的培訓,3、教育為可持續發展服務,即我區某些學校正在參與的聯合國EPD項目。
西哈拉先生,他正在負責二個項目:1、大湄公河地區的遠程高等教育,2 、ICT項目
這些項目前他們正處於啓動階段,代表團已同這兩位專家建立了良好的聯系,表達了徐匯區積極參與國際教育合作項目的意願。兩位專家非常願意加強與我區有關機構與單位的合作,表示11月到上海開會時繼續探討合作的渠道和方法。開展國際教育合作項目的研究,已經成為徐匯區加入教科文組織以後,必須重點突破的領域。
代表團副團長王懋功先生,向聯合國官員與專家報告了我區「建立終身教育體系的教育革新」情況,並就承辦會議的場館、網站、物質準備、參與研討會、提供秘書服務、同聲翻譯服務、會講英語的人員服務、印製大會資料、安排參觀,與地辦合作製訂議程等十個方面的前期準備工作作了匯報。地辦主任對會議籌備情況表示滿意。並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製作反映徐匯區作為一個地區全面推進教育革新的畫冊,組織中外學生談教育革新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辦事處對我區作為一個地區,開展的全面系統的教育革新,表現出特別的關註,給予了特別的鼓勵。會談結束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辦事處官員與專家同代表團全體成員在聯合國的旗幟下合影留念。在地辦的辦公大樓大廳與走廊裏,掛滿了貧窮孩子接受教育的照片,地辦官員與專家貫徹聯合國宗旨,為全人類共同發展服務,為貧民教育奔波的主導思想深深地感染了我們代表團的每一個人。
九月二十五日,代表團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再次會談,周南照先生和西哈拉先生參加了會談,對徐匯區舉辦第九屆年會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討論。會談期間,周南照先生還介紹了泰國教科文全委會的工作。在泰國期間,代表團與泰國教科文全委會的官員接上了聯系,相約在上海繼續商談加強合作的項目。
三、泰國、新加坡的教育考察情況報告
、考察經過
1、泰國教育考察
我們在泰國,重點考察了兩所中國小和一所職業學校。它們各有特色。
1)泰國皇家男子學校
這是一所名符其實的貴族學校。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泰國五世國王從英國留學回國,一改修建廟宇的世襲慣例,將修建廟宇的錢用來創辦了這樣一所男子學校,其校舍保留了泰國廟宇與皇宮的風格。這所皇家男子學校至今仍保留著英國依頓公學的辦學模式。
學校辦學經費除每年由皇宮撥部分款項外,主要依靠昂貴的學費來維持,據說每位學生每年的學費約在30萬泰株。學校從國小三年級起招生,每年經過激烈的競爭,最後由國王正式確定新生名單,每年不超過八十人。其學製由國小三年級直至高中三年級,然後考入大學。從歷年考入大學的情況看,該校並不保證學生考上名牌大學。這一點,在國小三年級招生時學校就向家長講清楚。令我們難以相信的是,家長仍然願出高價將孩子送入該校,至使每年的招生都有激烈競爭。可見家長並不以能否考入名牌大學為價值取向,然而令他們引以自豪的是皇家男子學校的畢業生進入大學後有強大的發展後勁,進入社會後更能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這種培養是基於他們獨特的課程結構。一般他們上午上文化課,下午上技能體能課,並有各種文化娛樂活動。橄欖球,遊泳,擊劍等成為他們的必修課,學生全部住校,生活自理。
我們到該校是下午。校長陪同我們參觀了閱覽室、勞作室、電腦房以及他們的學生作品陳列室。所遇到的學生都充滿活力與朝氣、身體碩實,他們的創造性與想像力隨處可見,而且待人有禮貌、有風度。它讓我們看到了泰國未來社會精英的雛型。
2)泰國教會女子學校
這是一所由泰國基督教教會舉辦的女子學校,已有100多年歷史。現在在校學生3000多人。規模相當大。學製上由幼稚園,國小、到國中實行一貫製。從校長到教師學生都要受到基督教教義教規的約束。校長在正式接待我們之前先帶領我們向上帝祈禱,告知上帝今天有珍貴的中國客人來校。我們在該校用午餐,吃飯前也先要集體向上帝祈禱。可見基督教對人的思想與行為的影響。
學校的面積相當大,建築與設施既古老又有新意。我們在該校圖書館的電腦上同徐匯教育網站聯接,流覽了徐匯教育的新聞,處理了一些教育局管理平台上的公務,可見信息已全球化。該校把培養愛國、愛國王,符合基督教要求的女子為目標。在課程設定上,百分之七十為國家課程,即由泰國國家教育部規定的課程,使用統一的教材。百分之三十為校本課程,他們的校本課程包括英語,綜合科學等,選用的教材由校董事會決定。
該校校長介紹以後,陪同我們參觀校園,其間又觀看了初三學生表演的泰國集體舞。他們的圖書館以及電腦網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教室內尚缺少多媒體設備,所見到的學生似乎小心順從有餘,大方、活力、創造不夠。
3)都斯·他尼酒店管理學院
這是一所職業技術學校。它是由都斯·他尼國際酒店集團於1993年創立的酒店管理的專業學院。學院把培養符合國際大酒店服務業要求的各類專業人才為目標。雖然受到金融風暴沖擊,學院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學院的經費來源一是由都斯·他尼國際酒店集團投資。二是由學生學費收入。其教育成果——培養的人才首先由都斯·他尼集團聘用,然後再由其他企業使用。他們走的是一條政府依法管理,企業自主辦學,有償使用教育成果,市場化運作的辦學道路。這同我們的職業學校目前大都由政府辦學,企業無償佔用教育成果的做法是不同的。
該校現在在校學生1400多名,教師50人,每年學費每人10萬泰株。學製4年。學院實行學分製。其中語言、人文科學、社會學科、數學等一般教育課程36學分,專業課程102學分,選修課程9學分,實習不計學分,但必須達到1000小時。學院從去年起招收外國學生,其中包括中國學生。我們在該校見到了來自北京和山東的兩位中國學生,他們生活學習都不錯。他們讓我們認識到,我們也可以吸引外國學生來華學習。
政府對該校的管理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院必須遵守國家的教育法律法規;二是其開設的課程包括學位等要報政府批準。
2.新加坡教育考察
我們在新加坡考察了一所中學與一所幼兒語言中心。
1)南洋女子中學
南洋女子中學創立於1917年,是新加坡最早的華文女子學校之一,也是現在全新加坡140多所中學中屈指可數的名牌學校之一。
學校校舍於2000年由李光耀資政親自宣布落成。現有學生1781名。每三名學生配有一台電腦,教師電腦已達人手一台。可見是一所相當現代化的學校。
學校把「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備受社會尊重的人」作為教育原則。學校努力將華族傳統結合現代高科技的先進教學,向學生傳授知識與生活技能,並灌輸正確的道德觀念以協助她們將來成為各個領域的傑出人才。學校提出了「勤、慎、端、樸」的培養要求。提出了「德智體群美」的五育全面發展的思想。群育,我們理解就是通過組織集體活動等方式培養合群的品質。
1993年,該校轉型為自主中學,成為全新加坡八所自主中學之一。自主學校可以直接聘請教師,可以自主擬定課程。自主學校的經費投入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政府撥款。目前教育部對南洋女中的撥款佔全校經費的88%。可以說大部分經費都由政府撥款。二是學校董事部籌款。學校董事部一般由擔任社會相當職位或已成為社會名流的校友擔任,董事部不但籌款,還幫助學校聯絡外界,解決諸如實習活動等事項。三是由學生學費收入。目前向學生每年每人收學費100新幣明年有計畫提高到每位130元新幣,但尚須向教育部寫報告並獲批準。
新加坡的學製比較特殊。政府實行六年義務教育。然後通過國小升國中考試,學生進入各類初級中學學習。南洋女中就成為全新加坡國小生爭相競爭的學校。南洋女中學製四年,其中國中為三年,一年為高中一年級。這同新加坡大多數中學學製相同。學生在中學四年修滿後可以考入各種初等學院繼續讀完高二、高三課程,然後報考大學。考不上高一級學校的則可以找到各類職業培訓,然後勞動就業。可以想見,處於這種學製下的南洋女中,其辦學競爭是相當激烈的。
南洋女中同中國,同上海市三女中,南模中學等已有友好交往,並且用獎學金等方式吸引中國學生來校學習。來自北京與沈陽的兩位中國學生陪同我們參觀了校園。她們以自己的勤奮努力與優秀品德受到了學校與同學們的尊重。
2)朱麗亞嘉寶語言藝術中心
朱麗亞嘉寶語言藝術中心是新加坡一所以幼兒語言教育為主,兼及中國小生和成人語言教育的私立教育機構。該中心位於新加坡商業最繁華的烏節路。他們對幼兒實施英語與華語的「雙語教學」;其教學方式是通過遊戲活動,尤其是通過戲劇情景使學生在活動情景中進入角色,激發言語。他們設計了各種有趣的教學內容,對各年齡段的孩子進行著有趣的教育。
該中心與新加坡某公司聯合辦學,主要靠學費收入來維持。校舍主要靠租借。教師由中心自由招聘,其中中文課程聘請了北京中央戲劇學院兩名教授來策劃與主持。
我們看到了他們0—3歲嬰兒的親子班教學情況。家長與嬰兒共同參加活動。每周三次,每次1.5小時,用音樂,戲劇等形式進行教學,內容淺顯有趣,適合於嬰兒特點。家長與嬰兒都活動得很開心。
3—6歲幼兒,則獨立來園上課,開始學習「雙語」。仍然用戲劇方式發展言語。一般一個教師帶六個孩子,進行語言開發。他們也對中國小生施以「雙語教學」,主要是利用學生的假日來進行。
朱麗亞嘉寶語言藝術中心通過戲劇藝術加強語言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別是加強華文教育、弘揚中華文化精髓的舉措使我們感受頗深。目前該中心是新加坡最大的兩個語言培訓中心之一,並以在亞洲其它國家推廣其獨特的繼續方法。訪問期間,朱麗亞嘉寶語言藝術中心表達了與徐匯區加強合作的強烈意願,代表團表示了繼續加強聯系的合作想法。
除了上述五所學校的集體考察之外,我們代表團成員還對泰國、新加坡的Genetic computer school 、Arolmore school of commerce等四所學校及一所國際幼稚園進行了訪問,對先進信息技術國際識別課程的引進,IT課程的雙語教學以及中泰、中新合作辦學等多項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考察結果與討論
通過對泰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學校的實地考察,同時我們在途經馬來西亞的過程中也對其教育狀況進行了了解。代表團在緊張的考察之餘,匯總了所獲取的第一手資料,通過熱烈討論,對我們重點關註的問題有了初步理解,形成了考察結果,現一並提出我們的看法,用作討論。
1、教育國際化與民族文化的傳承問題
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進一步深化,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教育國際化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然而我國教育在走向國際化的進程中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這是一個重大課題。如果我們現在對此沒有正確的認識,其後果將是嚴重的。
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這三個東南亞國家其對外開放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其經濟也早已融入了世界經濟,尤其是新加坡,全國簡直就是全球經濟的一個縮影。東西方各類人種、各民族聚居於此。這三個國家給我們的強烈印象是他們的文化的多元性。各種族、各民族的文化在這裏都受到尊重。就宗教而言,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都在這裏共生共長。而這種共生共長促進了社會的穩定與經濟的繁榮。正如江澤民同志引用我國古語說得好:「君子和而不同,和以共存共長,不同以相輔相存。」因此,真正的國際化必然要求文化的多元化。
在這種文化多元化的國際背景下,各民族的文化不但可以,而且必須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揚光大。東南亞這三國的華人對華夏文化的傳承令我們肅然起敬。這裏不但有唐人街、牛車水,更有觀音廟、媽祖廟、關帝廟、孔廟。新加坡八十年代以來更大力開展了華語教育運動,推廣了簡化漢字、對華夏歷史更是倍加珍惜。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作為民族文化傳承的功能得到了應有的發揮。特別是孔子的儒家文化在學校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繼承。
回過頭來看我國的情況,作為十三億人口的華夏文化的傳承,其重任理所當然地應當由教育來擔當。我們的學校要理直氣壯地加強民族優秀文化的教育,要理直氣壯地培養能融入世界的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尤其是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更是不能放鬆。一個不能自立於世界主流文化的民族難以成為真正強大的民族。
2、雙語教學問題
同民族文化的傳承相聯系,雙語教學問題在我國教育界有許多爭議,它成為我們這次考察的一個重點。為了說明問題,我們引入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的概念。第一語言是指當地社會交際通用的語言,也是學校數學、物理等文化課講課的教學語言。第二語言是指雖然當地社會交際中不通用,但在國際交流中通用的語言或是其它民族國家的語言。
東南亞三國與中國的「雙語」比較表
泰    國泰    語英   語
馬來西亞馬 來 語英   語
新 加 坡英    語漢語
中    國漢語英   語
從上表立即可以看出,泰國、馬來西亞、中國的第一語言是本國國語,學校都用國語教學與交際,而新加坡的第一語言是英語,孩子從小就用英語交際與思維,學校用英語教課。
所謂「雙語教學」就是學校除了用第一語言教課外還為學生開設第二語言課。泰國、馬來西亞、中國開設英語課,而新加坡則開設漢語課或馬來語、印度語課程。這就是東南亞三國的「雙語教學」。目前,我國教育界推進的「雙語教學」的含義更寬泛,除了英語教學以外,中國小正在嘗試用第二語言英語教學數學、物理等文化課程。這可能與中國的英語基礎環境較差,而社會對英語交流的要求越來越高的國情有關。而東南亞三國長期是英國的殖民地,英語的使用比較廣泛,獨立以後與國際的交流和合作沒有間斷,英語使用環境一直較好,所以,加強民族語言的教學任務就顯得十分重要。為此,即使像泰國皇家男子學校這樣的貴族學校,他們配有英國籍的英語教師,教授純正的英國英語,但是除英語課程外,其他課程仍用泰語來上。因此從東南亞三國的考察來看,中國小校開設「雙語教學」必須結合自己的國情,根據發展的需要,在某一時期突出某一重點,以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
就我國目前來看,漢語仍然是我們的第一語言,應當得到尊重與加強。在此基礎上加強英語課的教學,加強口語與聽力訓練,增加英語使用的機會,這是應當的,也是十分迫切的。但是,這是一項語言教學的改革,必須遵循語言教學的規律。當前,應在條件較好的學校或學科中積極試驗、大膽探索,以期取得成功的經驗再予以推廣。對一般學校則應繼續提倡加強英語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宜茫然「翻新」,不切實際地開設「雙語課程」。我們不能以犧牲學生的文化基礎為代價來提高英語水準。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工具,用何種語言思維不是輕易能改變的。尤其是在學生的文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這種思維顯得特別重要。我們在新加坡朱麗亞嘉寶語言藝術中心,同在那裏執教的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深談中都深感這種改變的困難。我們要防止「雙語教學」這個概念的模糊帶來思想的混亂,更應當從教育國際化與民族文化傳承的更高的高度來正確認識「雙語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雙語教學」得到健康發展。
3、學校自主辦學問題
作為政府的教育代表團,我們對學校自主辦學問題備加關註。考察期間,東南亞三國學校自主辦學的共同特點引起我們的關註。
首先,是政府依法管理,學校依法辦學,社會依法監督。辦學主體在法律架構內活動。
其次,學校的經費來源多元化。教育畢竟是投入很大的一項社會事業,完全靠政府投入和學生繳費是不夠的。因此,各國的自主辦學學校大都有比較穩固的財力投入保證,或皇家、或政府、或教會、或企業財團。我區已有的民辦和公立轉製學校,它們為本區教育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其資金支持的來源渠道較單一,缺乏穩固的後盾,使學校校長不能夠放心地自主辦學。今後,對新設立的或將設立的非政府辦的學校,在審批時要註意其有否穩定的財力投入保證。
4、關於中國小教育質量的評價
中國小教育質量的評價是一個敏感而深沉的問題,本次考察,我們對此有所涉及。
從被考察國家的學製來看,他們都以考試決定能否升入高一級學校,升入大學。聯考指揮棒的作用不能說不大。不僅如此,新加坡更從1992年8月開始,在報上公開公布中三學生的考試成績排名,已連續12年。目前一些重要報紙開始對此作出評論與反思。有輿論認為,公開排名次使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受益,而使頂尖名校的高貭素優秀生成為犧牲品,他們不得不為爭得門門A,而反復機械操練,天天測驗。排名次也不利於對學習能力較差學生的激勵。我們在同南洋女中校長交流時共同探討了這個問題,她認為:這種排名次把學校捆綁住了,使教育變得越來越急功近利,難以施展真正有效的教育。據她介紹,新加坡的一流學校領導對這種做法基本取否定態度。而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正在調整政策,採取按高增加值核發學校獎金的措施。所謂高增加值就是入學成績與畢業成績相比,不搞一刀切,完善簡單排名次不盡合理的做法。因此,為爭高增加值,學校也開始盡力爭取「差生」,面向全體學生,取得較好效果。這被媒體稱為完善排名次帶來的最正面的效應。鑒於這種理解,新加坡一些著名學校已開始不受排名影響,如華僑中學、南洋女子中學等,已開始謀求更高境界的發展。本文介紹的泰國皇家男子學校更是註重學生全面發展的典範。
對中國小教學質量的評價三國都較註重於考試,並有公開排名等措施,學校、社會和家長對學習成績名次的理解比較理智,把學生的做人放在首位,值得我們很好的借鏡。三國教育界人士普遍認為評價是雙刃劍,不同的價值取向會導致不同的評價結果,不能過分依賴名次,應當把握好評價的「度」,以盡量發揮評價的正面效應,防止負面影響。
尚待進一步考察的問題
對東南亞三國的本次考察隻限於學校層面的考察,對一個地區的教育巨觀考察尚待進一步展開。東南亞地區以及亞太地區,與中華文化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文化背景比較相同,加強教育的交流和合作前景十分寬廣。為此,我們已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辦事處取得共識,由教科文組織牽線搭橋,在聯合國的旗幟下,加強徐匯區APEID聯系中心與亞太地區,特別是東南亞國家聯系中心的聯系,開展雙邊和多邊的教育交流和合作,拓寬徐匯教育國際化的渠道,提升徐匯教育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水準。在泰國期間,代表團與泰國辦事處主任等有所聯系,為今後的地區政府教育行政機構間的互訪作了準備。11月會議期間,教育局將進一步加強與各國教育機構的聯系,建立正常的合作交流機製,推進徐匯教育國際化的進程。                

附:          中國上海徐匯教育代表團名單 

團  長: 顧奎華
副團長: 王懋功
成  員: 任博生
江  敏
張才龍
朱建華
宋開成

執筆    張才龍責任編輯 無非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在聯合國的旗幟下 — 東南亞三國教育考察報告@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