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 > 實習報告

【精品】法律實習報告


本文目錄1法律實習報告2法律實習報告3法律實習報告第1篇:法律實習報告

這一次的暑期社會實踐確實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讓我認識到了社會的一面,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短短的兩個星期對我來說真是受益匪淺啊。

我所實習的單位是我家鄉的一個濱湖區人民法院所屬的一個基層法院——太湖人民法庭。在實踐老師的教導下,讓我深深感到作為一民法官是多麼的令人驕傲,在這裡我不僅找到學術理論體現和驗證,更能找到一種神聖的使命感。

通過實習,我在我的專業領域獲得了實際的工作經驗,鞏固並檢驗了自己2年來來本科學習的知識水平。實習期間,我了解了大量庭審案件從立案到結案的全過程,在一些案件的立案過程中我還擔任了具體的案卷整理工作,並且對部分參與案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此期間,我進一步學習了相關法律知識,對立案的程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注意在此過程中將自己所學理論與實習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實習結束時,我的工作得到了實習單位充分的肯定和較高的評價。

實習期間我主要對以下案件進行了深入研究,參加了一些案件立案審判的過程,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

一、 買賣契約起用簡易程式審理案件: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簡易程式在審理案件中的具體運用。這個案件案情清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爭議不大,太湖人民法庭屬基層法院,符合簡易程式的條件。在整個審理過程中,只有一名審判員,我們趁之為法官,原告和被告的當事人都沒有到場,雙方都由各方的代理律師出席,法庭還有一名書記員,負責記錄法庭審理整個案件過程。我便出席了這一場法庭審理。先讓我敘述一下案件的梗概。

原告:製造機動車公司

被告:代理銷售機動車公司

原告與被告系合作夥伴關係,在去年就將原告公司製造的機動車運輸給被告,被告訴稱資金周轉不靈,希望原告能晚些要求付清貨物的全部貨款,可是直至今年,被告還未將貨款付清,幾經原告的追討,被告仍然沒有全部償還,還有

1萬6千元的貨款,原告認為被告沒有合作誠意,便提起訴訟。

雙方爭論的焦點是,被告曾還了XX元給原告,原告稱沒有收到。被告還提出原告的貨物不符合雙方訂立契約的質量標準,所以才遲遲未將貨款付清。

經過法庭的審理:被告所稱曾匯款給原告XX元,事實上,收款人的姓名不是原告並且是一個與原告素不相識的人,可見被告提供的證據並不符實。第二個焦點是產品的質量問題,在這件事情上,被告拿出了許多信件稱是客戶反映質量出現問題,要求退貨,被告還稱曾致函給原告要求退換有質量問題的產品,原告對被告的這些證據提出質疑,因原告當事人沒有出席法庭不能確認事實真偽,要求與當事人求證後給予答覆。

在整個審理過程中,審理時限很短,而且感覺開庭審理只是走下過場,法官對於此案如何判早有結論。

通過這起適用簡易程式的刑事案的審理,我看到雖然審理時限很短,必備的程式卻很完備的,法院在這方面控制得很好。但是,另一方面了我認為法院在庭審制度方面還是存在一些缺陷的,就拿這起案件來說,被告拿出的證據並不充分,法官亦認為如此,這樣的民事經濟案件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雙方調解的,並不必弄得要上法庭,在場的兩為律師也希望雙方當事人能夠各退一步。儘管這次法官沒有作出判決,但是後來的一些場面上的事情還要繼續下去,也就是我上面所說的走下過場。不過從案件的側面來說,我發現現在的人都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利益,說明現代社會的文明程度高了啊。

二、 一起離婚案

本案中被告在結婚之前就懷有身孕,通過欺詐欺婚。婚後不久就有一女嬰,原告對此懷有疑慮,認為不是自己的小孩,就帶著自己的孩子到上海一家醫院進行親子鑑定,結果證明該女確實不是本人所生。原告繫於被告的欺騙行為便起訴,要求與被告離婚。財產均分。

法庭判決同意離婚,在分割財產時,照顧到女方的利益,作出了公平的判決,可是女方的父親認為法庭的判決有失公正,不斷的到法院進行干擾,法院工作者告之正確的解決途徑他不採用,給法院工作帶來了很多的不便。

通過此案不由得聯想起新實行的《婚姻登記條例》在簡化婚姻登記程式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婚姻的風險,一系列的問題也將隨之而來。政府和個人誰該承擔婚姻風險?個人在婚姻風險中如何自我保護?政府又如何加強管理降低婚姻風險?我想,這些問題應該是新條例所做的改革出台後,作為法律工作者和行政工作者應該考慮的問題。

在實習過程中還有些其它的案件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兩個星期的實習時間裡,我基本上掌握了案卷的整理、清卷、訂卷、貼封條等工作具體操作細節,這一系列的事情可都是要認真細緻的,目錄上要寫好案號,原告,被告,事由等等,判決還是調解不能寫錯,案卷一定要分正卷副卷,並且案卷的內容還要按照證據材料,法庭材料整理好,將它們裝訂好,貼上封條。看著自己的案卷整理好真是很高興。

在實踐中我鞏固了一些司法文書如執行通知書、換押證、抗訴函、開庭公告、提押票、傳票等的書寫;進一步鞏固了一些具體的司法程式知識如: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庭審的簡易程式、普通程式。

同時我還主動要求參與外調工作和法院工作人員一起進行送達,還參與財產保全。

這次實習是我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經歷,其收穫和意義可見一斑。通過實習,我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套用於實際的工作中.理論和實際是不可分的,在實踐中我的知識得到了鞏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受到了鍛鍊;本次實習開闊了我的視野,使我對法律在現實中的運作有所了解,也對專業用語有了進一步的掌握;此外,我還結交了許多法官和律師朋友,我們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從他們身上我學到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這些都是在書上學不到的。在整個實習過程中,作為一個淮師學生,我竭力成為一名淮師文化的使者,向社會各界的朋友們介紹淮師,使他們走近淮師,了解淮師。

最後,我想藉此機會,再一次向為我的實習提供幫助和指導的濱湖區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及我的實踐老師,在實習過程中幫助我的朋友、我的同學致以衷心的感謝!

第2篇:法律實習報告

大學的最後一個暑假,我去區檢察院實習,時間是從二0××年七月十六日至八月九日。實習期間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儘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習期間能夠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早退,認真完成領導和檢察人員交辦的工作,得到院領導及全體檢察幹警的一致好評,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

此次實習,主要崗位是審查起訴科,因此主要實習科目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也涉及一些其他私法科目。在實習中,我參加了幾起案件的開庭審理,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司法程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緻的了解了公訴起訴的全過程及法庭庭審的各環節,認真觀摩一些律師的整個舉證、辯論過程,並掌握了一些法律的適用及適用範圍。跟隨幹警提審,核實犯罪事實,探詢犯罪的心理、動機。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國的公訴程式及法庭的作用和職能,同時還配合公訴人員做好案件的調查筆錄和庭審筆錄,做好案卷的裝訂歸檔工作。

實習期間,我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領導和檢察幹警求教,認真學習政治理論,黨和國家的政策,學習法律、法規等知識,利用空餘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為以後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裡,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這也許是我一個人的感覺。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我們的法學教育和實踐的確是有一段距離的。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需要理論的指導,但是法學的發展是在實踐中來完成的。所以,我們的法學教育應當與實踐結合起來,採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具體說就是要處理好「三個關係」:即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的關係,以課堂為主題,通過實踐將理論深化;暑期實踐與平時實踐的關係,以暑期實踐為主要時間段;社會實踐廣度與深度的關係,力求實踐內容與實踐規模同步調進展。

在實習過程中,也發現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我國政府為推進法治建設而進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大成就。人們的法制觀念、法律意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普法的深度與廣度上還有一些不足。比如有些時候,人們對有些法律條文是知道的,但卻不知道如何適用它,以至於觸犯法律;有時候人們對兩個以上不同法律對同一問題的規定不明白,不知道該適用哪一部法律,有一個案件就是這樣的,被告人原是某村會計,後來在改選中落選,這樣一些會計帳簿、會計憑證需要移交,但是他一直認為《會計法》是規定的要等帳目清算後再移交,所以就堅持不交出,結果被以隱匿會計帳簿、會計憑證罪逮捕。這一個案例就說明我們的普法活動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實際,真真正正的讓人們了解法律、法規的含義。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確立人們對法律的信仰,確立法律神聖地位,只有這樣法治建設才有希望。

再有一個問題就是青少年犯罪。在實習中所接觸的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的被告是八十年代以後出生的,甚至有兩個犯有搶劫罪的被告人是八七年的。不考慮被告人家庭和自身因素,從社會大環境來說,我覺得社會也有一些責任的。從八十年代初改革開始到八十年代末,這是一個重大變革的時期。這一段時間對精神文明建設有些放鬆,也就是說,有些犯罪人在童年時期就有可能已經沾染上了一些不良習氣。所以說,教育從娃娃抓起,不能只是一個口號,要真正落到實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近一個月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規章制度,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領導和幹警們的教導,這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

學習法律的最終目的是要面向民眾,服務大眾,為健全社會法治,為我們的依法治國服務的。高等法學教育在推進法治建設過程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其培養的具備一定基本理論知識,技術套用能力強、素質高的專業技能人才,將在社會上起到重要作用。現代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是一個處處充滿規則的社會,我們的國家要與世界接軌,高素質法律人才的培養必不可少。因此,對人才的培養,應當面向實際,面向社會,面向國際。法學教育本身的實踐性很強,所以採用理論聯繫實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是比較可行的,大學的法學院應當與公、檢、法、律師事務所等部門建立良好的關係,定期安排學生見習,讓學生更好的消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對法學的興趣,避免畢業後的眼高手低現象,向社會輸送全面、合格、優秀的高素質法學人才。

第3篇:法律實習報告

作為一個法學院二年級的學生,我很榮幸參加了「清華大學法學院·學生志願者農村法律服務項目」,作為中律原法律援助中心的一名寒假普法志願者,在家鄉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實踐項目,也取得了很大的收穫。

第一部分:法院實踐篇

2012年2月2日至13日,我於河北省xx市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庭進行了寒假實踐,在這12天中,我同xx市市中院的各級領導、各庭法官以及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座談和深入的討論,也親身經歷了某些案件的審理和事後執行過程,並且同數位民工兄弟、城市工薪人員以及低收入人員進行了一些訪談,從中了解到家鄉近來幾年的政策變化以及民眾對政策的態度。

之所以選擇在執行庭實踐,是因為執行難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司法和執法系統的重大難題,一直給我國法院的司法形象和權威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自1999年全國法院開展「執行年」以來,為解決「執行難」問題,已經採取了相應的對策和措施,比如大力推行委託執行,組織執行大會戰、完善執行機制,改進執行程式,提級、交叉執行,建立全國法院執行信息連網系統等。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執行難」問題雖然得到了初步緩解,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執行難,決非朝夕之功,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法院在執行問題上仍面臨著很多困境,多有掣肘之時。我在xx市市中院的實踐過程中,幾乎每個案件的執行都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攻堅戰,案件執行十分困難。

我總結,執行難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由於當事人原因造成的執行難。我國歷史上人治的傳統意識根深蒂固,而人們的法制意識卻很淡薄,民眾對法律了解甚少。在這種情況下,暴力抗法,抗拒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或者過分依賴法院,而惰於依靠自力救濟去保護自己的權利等現象層出不窮。

第二,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存在缺陷,給予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我國屬於「審執合一」的立法模式,至今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強制執行法。民事訴訟法的第三編「執行程式」是主要的民事執行立法,該編只有30條,規定的比較概括、簡單、缺乏操作性,這必然導致強制執行制度的不完備和執行中的無法可依。此外,不恰當的執行程式也使得法院執行雪上加霜。執行通知書的發放成為了執行的前提條件,便為不願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義務的被執行人提供了轉移、隱匿財產進而逃避執行的時間和機會,束縛了執行人員的手腳。

第三,法院的內部原因也是造成執行難的重要原因。案件數量上升,未結、未執案件也呈上升趨勢,加上法院靠地方財政解決開支受制於地方經濟,給執行工作帶來諸多物質條件上的限制,這給法院執行工作造成較大壓力,以致某些案件久拖不決或者久決不執,造成惡性循環。

第四,社會上的某些不良現象也是造成執行難的重要原因。這其中,最明顯、影響最惡劣的就是地方保護主義阻擾執行的現象。現階段法院的財政依附於地方財政,地方政府為保護本地區的利益,依仗職權對抗法院的執行或給法院施加壓力,迫使其放棄執行。執行人員在某種程度上受人大和政府的領導,「上級」的指令在執行工作中「生效」,為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增加了難度。有些金融機構為了保護客戶的利益,對於法院的執行工作不予協助或不予有效協助,有的甚至設定障礙,使得執行工作難上加難。執行人員長期工作在一定區域,工作、日常生活都要與該地區發生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執行人員在其執行過程中難免要受到「人緣」或「地緣」的干擾,開展執行工作必有難度。

我在中級法院實踐的12天中,接觸到的執行案例,難度最大的就是地方保護主義的阻擾,其中尤以跨地區執行難度最大;其次便是債務人想方設法轉移、隱匿財產以逃避執行,甚至會出現暴力抗法的事件。一些當事人勝訴之後,卻得不到法律規定的權益,法院執行部門對此也經常束手無策,這就使得某些當事人對於法院的權威產生了質疑。我認為,如果這一狀況得不到有效地改善,久而久之,這些當事人可能就會通過非法律的途徑等來討回自己的權益,這樣一來,對於我國的法制建設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民事案件執行難的問題必須儘快、有效的解決。

xx市市中級人民法院去年榮立全國法院系統一等功,在處理法院執行難問題自然有自己的一些獨到之處;結合xx市市中院的經驗,結合學者們討論的結果,我認為,解決「執行難」的難題,應當從以下幾方面下手。

第一,制定與完善執行及其相關的法律制度。制定專門的強制執行法,以國家強制力強迫債務人履行執行依據確定的義務,保障債權人債權全面實現。對現有執行制度中不合理之處予以修改,增加新的執行手段,創設新的具體執行制度。對於要建立科學完善的法律制裁體系,加大對民事執行中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徹底解決現有制裁體系無序和約束無力的現狀,樹立司法權威,為解決執行難提供最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第二,保障司法獨立,樹立司法權威。通過國家單列預算,統一由國庫開支所需經費,可以擺脫地方政府的控制和支配,減少「人緣」、「地緣」的影響,改善經費不足問題,加強通訊、交通等裝備的建設,改善執法工作的物質條件,為法院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精品】法律實習報告@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