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大全 > 工作匯報

市教科所創造教育研究階段性工作匯報


高舉創造教育旗幟 全面培育創新人才——武穴市教科所創造教育研究階段性工作匯報 根據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要求,自1998年以來,我市就著手探索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創造教育。六年來,我市創造教育由點到面、由橫到縱、由淺入深地逐步開展,具體工作概括為「六抓」。 一、抓基礎,加強理論研究
高舉創造教育旗幟 全面培育創新人才——武穴市教科所創造教育研究階段性工作匯報
根據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要求,自1998年以來,我市就著手探索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創造教育。六年來,我市創造教育由點到面、由橫到縱、由淺入深地逐步開展,具體工作概括為「六抓」。
一、抓基礎,加強理論研究
為了能及時有效地指導全市的創造教育研究,我市教科所《創造教育實驗研究》課題組不斷加強理論研究工作。首先是界定了「創造」、「創造教育」等概念,形成了創造教育的概念系統。其次是確立了創造教育的基本思想。實施創造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育層次,創造教育不僅「引導學生認識世界是什麼樣子,教育學生會認知」,還「引導學生理解世界為什麼是這樣的,教育學生會思考」,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探索如何改造世界,教會學生創造」,從而造就一大批能夠創造更加美好未來的創造性人才。最後是建立了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初步模型。我們對創造性人才的各種外在表現和個性特徵,特別是創造意識、創新精神、創造能力進行了深入研究,不斷細化,歸納出創造性人才的基本特徵。
二、抓設計,構建實驗體系
我市設計的創造教育,是從預定的教育目標出發,通過選擇與教育目標相適應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評價、教育管理等教育手段,最後達到教育目標的一種閉合的教育系統。這種系統,簡稱為「五體合一」的創造教育體系。
一是構建目標體系。創造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目標是形成創造意識,培養創造精神,提高創造能力。因此,我們分別對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創造能力的內涵進行具體細化:把「創造意識」細化成為具有不滿足現狀的心理,不斷追求良好的願望,愛挑剔、好懷疑的習慣等;把「創造精神」細化成為遠大的志向、持久的恆心、堅定的信心、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百折不撓的耐挫力、敢於冒險的勇敢精神、敢於懷疑的批判精神、勇於承擔的負責精神等;把「創造能力」細化成為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我們又把這三種能力進一步細化,把「認知能力」細化成為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獲取信息能力;把「思維能力」細化成為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把「實踐能力」細化成為完成某項實踐活動所需要的設計能力、繪圖能力、工具使用能力、物品製作能力、實驗考察能力等。這些具體細化出來的內容就構成了創造教育的目標體系。
二是構建內容體系。教育內容的設定是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的。圍繞「開發中小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創造性人才的胚芽」這一培養目標,我們著手構建 「縱向上從國小到高中十二年一貫制推進,橫向上從五條途徑推行」的創造教育課程體系。設計出了創造教育的學科滲透課程、創造思維課程、創造技法課程、創造活動課程、創造環境課程共五種形態的課程。學科滲透課程主要滲透四個方面的創造教育的目標內容:①科學技術發展史;②創造實例;③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等創造性人才的個性特點和思維特點;④探究性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從小養成用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對待學習問題,用科學思想、科學方法解決學習問題。創造思維課程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與要求:①通過順向思維、逆向思維、側向思維的交叉訓練來打破思維定勢,使思維具有靈活性和獨特性;②通過發散思維、限時思維的訓練來打破思維局限,使思維具有多向性和流暢性;③通過手腳的協調運動來開發左右腦功能,使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配合進行。創造技法課程包括六個方面的教學內容: ①培養對科學技術的好奇心和探究欲;②學習製作工具的選用方法;③學習發明課題的選題方法和發明技法;④學習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程式和科研方法;⑤學習某一種工農業產品,從市場調查到設計開發,最後進入市場套用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⑥學習專利申報、專利套用和智慧產權保護方面的知識。創造活動課程包括五類小型的創新實驗活動:①科技製作活動;②科學幻想繪畫活動;③創新方案設計活動;④技術發明活動;⑤撰寫科學小論文活動,我們把這五類小型的創造實踐活動簡稱為「五小」活動。創造環境課程屬於隱性課程,它包括四個方面的教育內容與要求:①創設有利於創造教育的校園環境,包括與創造教育相關的室外標語口號,室內名人名言佳句,校內宣傳櫥窗,校報校刊等;②提供發明創造的條件,包括解放學生的時空,開放功能教室,提供科技信息,建立校內外實踐基地等;③養成發明創造的風氣,包括設定「金問號信箱」和「金點子信箱」,出版《奇思妙想》和《創造萌芽》等師生創新作品,開展 「點子大王」、 「小小科學家」、「小小發明家」等單項評比活動,舉辦「五小」成果展評和科學討論會等;④培養創造性的教師,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三是構建方法體系。我們根據創造教育中不同的課程形態和課程內容,選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在學科滲透課程中,我們遵守「有意、有序、有機、有效地滲透創造教育」的教學原則,把課本上涉及到的創造教育的目標內容作為滲透點,融入到各學科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環境和課後作業之中,並採用探究性學習方式來組織教學。在創造思維課程中,我們採用的教學方式是把有關的訓練內容編成訓練題,每天上午或下午在某一節課的課前訓練1—2題,操練5—10分鐘,因此,我們又把它稱為智力軟操。所謂「軟操」是指看不見的大腦活動與可見的手指頭、左右腳的配合訓練,象課間操那樣,每人每天都要操練一次。創造技法課程,一般納入到地方課程或學校課程開設,其教學方式是技法課與活動課結合進行。
四是構建評價體系。我們十分注意在評價思想和評價活動上創新,形成有利於培養創造性人才的教育評價體系。在評價功能上,改單一的檢查、選拔功能為檢查、選拔功能與激勵、教育、導向功能的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活動中展現才華,得到鼓勵,受到教育,明確長處和不足。在評價內容上,改單一的知識技能考試為包含知識技能、創造性習慣、創造性思維、創造性品格在內的綜合評價,特別是心理素質和學生潛能的考察。在評價方式上,改以學科知識為主的單一筆試為知識考試、能力考核、品格考察相結合的多樣性評價,改嚴肅緊張的考試為活潑愉快的展示,改期末集中考試為過程考察和分散考試。在評價結果的表達上,國小改以便於橫向排隊的百分制評定為難於橫向精細比較的等級制評價,中國小改用分數表達的學生成績通知單為素質發展狀況的報告書,創新成果展示、匯報情況的記錄袋等等。
五是構建管理體系。我們十分注意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上創新,形成有利於培養創造性人才的管理體系。在管理思想上改一刀切、齊步走的管理為異步式的分類分層管理,在管理方法上改統死管死為民主性開放性管理,在管理效果上改追求短期效果為長短結合的效益。對教師的管理強調長遠教學效果的考察,包括對學生的學習適應力和發展潛力的考察,讓高一級學校去評價低一級學校所教的學生,促使老師對學生潛能的培養。對學生的管理強調在時間空間上解放學生,讓學生參與學校管理,自己管自己。對教學設定的管理強調為學生學習服務,圖書室、實驗室、勞技室等功能教室增加對學生開放的時間,同時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讓學生參與更多的校內外實踐活動。
三、抓培訓,武裝實驗骨幹
只有創造性的教師才能較好的培養創造性的學生。九年來,我們對創造性教師隊伍的培訓工作一直沒有間斷。首先是請專家來武穴幫助培訓。省教科所的領導、專家多次來武穴舉辦教育科研方法講座,中央教科所華處長來武穴進行創新教育講座,被譽為中國蘇霍姆林斯基的李鎮西老師為實驗老師作專題指導報告,號稱小發明之父的洪景春老師為科技輔導員作如何指導開展小發明活動的專題報告。其次是自已辦班培訓。我市創造教育研究課題組成員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或巡迴到各鄉鎮場、市直學校進行專題講座,我們先後舉辦校長培訓班四期,科技輔導員培訓班三期,到鄉鎮巡迴講座二十五次。第三是派人到外地參加各種培訓活動。我們組織參加了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創新教育培訓,還組織參觀了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等等,並對每次外出學習的各種資料整理成《創造教育參考》或製成光碟分發到各校,使大家都能獲得學習的機會。
四、抓活動,廣泛開展實驗
為了促使廣大實驗研究人員不斷落實創造教育的研究任務,我們以活動促研究,以活動促實驗。我們先後在田鎮國小舉行了學科滲透創造教育及創造技法教學的現場觀摩研究活動,在大法寺中學和李邊國小舉行了運用活動課引導學生開展創造活動的現場觀摩研究活動,在武師附小舉行了全市創造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討活動,在花橋中學舉行了全市國中創造教育現場觀摩研討活動。在學科滲透創造教育專題方面,除在全市多次舉行創造教育四種課型優質課、優質教案、優質活動方案評比活動外,還成立了中國小的語文、數學四個探究性學習研究協作體,每半月舉行一次活動。在創造活動方面,全市舉辦了七屆中國小創造教育「五小」活動優秀成果展評活動,舉辦了三次中小學生科學討論會。在全市展評的基礎上,還將獲獎的優秀成果上報到省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參加億利達青少年發明獎、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的評選活動。
五、抓氛圍,建立長效機制
為了深入的開展創造教育研究,在市教委領導的直接關懷下,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形成了創造教育研究的良好大氣候。首先確定了市創造教育研究課題組長和首批創造教育實驗學校,明確規定創造教育研究作為各級一把手工程。市課題組由教委主任負總責,各實驗學校課題組由校長負總責,要求相關的一把手明確創造教育研究的內容、方法與步驟,定期研究創造教育工作,及時解決研究中的問題。並且由市教委領導、市教科所所長、首批實驗學校校長簽訂三方責任狀和獎懲契約,以保障創造教育研究各項任務的落實。第二,實行責任評價考核制度。對各級教科研人員和實驗老師都制定了具體責任和考核標準,每學期進行一次考核,其考核結果作為個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在辦學水平綜合評估上,將創造教育研究作為重要的評價內容。在學生升學、教師評優都有創造教育研究的要求。第三,為了激勵校長、教師積極開展創造教育研究與實驗,教育局還專門籌集了武穴市教育科研獎勵基金,其中創造教育研究成果屬重點獎勵對象。
六、抓成效,形成教育特色
在各級領導、科研專家的政策支持和正確指導下,我們經過三年的努力建構起了創造教育的實驗框架,又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創造教育分類辦點的第一輪實驗,建立了創造教育體系,取得了初步的實驗經驗和創新成果。
一是取得了推進創造教育實驗的有效策略。首先是細化具體化的策略。我們對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進行細化和具體化,賦予這些概念的豐富內涵,並對它們進行深入的具體的理解;對創造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管理進行逐級細化,儘可能地具體到可操作的層面上;對實驗活動過程進行考察和學習,抓過程指導和環節工作落實。其次是協作整合的策略。我們成立了不同形式的協作研究體,在各協作體成員完成研究與實驗任務之後,再進行完成。這種作法,既可以使研究與實驗的力量整合,又可以把研究與實驗的成果整合,大大節約了研究與實驗的時間。第三是用活動推動的策略。在研究與實驗過程中,我們不斷設計並製造活動,促進研究與實驗活動不斷深化。如我們把每年展評一次的「五小」活動,分解成為「金問號」比賽活動、「金點子」比賽活動、「金方案」比賽活動、「金成果」展示活動,以及「小科學家」、「小發明家」、「小設計師」、「小畫家」、「小能手」評比活動,這些作法不僅改變了過去學校臨時應付,教師包辦代替的作法,還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熱情,擴大了創造活動的學生參與面,指導了創造活動的全過程。
二是取得了「五力合一」的推動策略。推動創造教育實驗更要設計出一種合力,這種合力是由以下五種力合成的。一是內動力,它來自於實驗人員的自我覺悟和內在需要,來自於對創造教育含義和意義的深刻理解,來自於對創造教育實驗的興趣和愛好;二是適應力,它來自於實驗人員對創造教育培養目標的把握、課程內容的熟悉和教學方式的運用,來自於對創造教育實驗設計的理解和課程開發要求的學習;三是吸引力,它來自於上級對創造教育實驗強有力的領導,來自於為創造教育實驗制定的優惠政策,來自於創造教育實驗所帶來的精神慰籍和物質獎勵;四是抗阻力,它來自於上級排除實驗過程中的阻力,排除對創造教育實驗的干擾力,降低改革實驗的風險;五是外壓力,它來自於上級的硬性要求和單位的制度制約,來自於領導者的目標剛性管理。我們運用這種動力理論,採取種種措施來激發內動力、提高適應力、增強吸引力、加大抗阻力和外壓力,就形成了一種推動創造教育實驗的合力,簡稱為「五力合一」的創造教育推動模式。
三是取得了創造教育研究的豐碩成果。在學科滲透課程的教學方面,我們拿出了語文、數學、自然等《學科滲透綱要》和《滲透教學課例》;我們組成了「探究性學習研究協作體」,認真開展實驗研究的研究,形成了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理論和教學模式群。在創造思維、創造技法兩類課程的教學實驗方面,我們開發出了五個版本的試驗教材,並納入學校課程,堅持開課實驗。在創造活動課程的教學方面,我們讓「五小」活動進課堂,形成了創造活動經常化的管理經驗和以少年科學院為基地開展「五小」活動等實驗作法。在創造環境的營造方面,市教育局不僅把創造教育列為武穴市的特色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而且把創造教育的實驗研究和學生創新實踐成績納入中國小綜合辦學水平評估的指標內容,連續舉辦七屆「五小」成果展評,共展出學生創新作品8122件。從XX年至XX年七年間,我市學生參加全省、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億利達發明獎、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評比,共獲國家級獎18項、省級獎260項,並連續二年在釣魚臺國賓館、人民大會堂接受國家領導人的頒獎。還有一批學生的發明可以申報國家專利,僅XX年我市組織的申報活動中就有36獲得國家專利。我市的創造教育已經引起了全市上下,乃至省教育廳、省科協、國家有關部門的關注和重視,市政府已把《關於在全市中國小開設創造教育課程的建議案》交給有關職能部門處理。為了堅持培育創造性人才,深入持久地開展創造教育實驗,市教育局新一屆領導班子加強了市教科所的研究力量,改善了市教科所的研究條件,並要求我們在總結第一輪實驗的基礎上,組織全市力量,開發和完善創造教育的系列課程,開展創造教育的第二輪實驗,使創造教育真正成為我市的特色教育。
創造教育研究與實驗是一項長期而複雜但又十分富有意義的工作,我們將在各級組織的正確領導和指導下,以科學的態度、執著的精神、堅韌的毅力、蓬勃的朝氣,扎紮實實地開展實驗,把我市的創造教育研究與實驗工作推向一個新的台階。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市教科所創造教育研究階段性工作匯報@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