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章

最好的行動機會是現在


 

《傳習錄》是陽明心學經典,語出《論語》“傳不習乎”一語,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雖然是地道的哲學,但王門心學在我國遭遇的卻是冰火兩重天的尷尬。知心學者奉若心靈導師,諸如曾國藩、蔣介石等人,甘願拜入心學門下。不知心學者,想來便是“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的唯心主義。

這句話,不管從哪個角度講,都是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朵奇葩,震古爍今,以此為代表的陽明心學,可以看做中國哲學史上最後一次迴光返照,然而卻偏偏被唯物主義定義成了“物質與精神”的粗糙唯心論調,未免太莫須有。

這句話在程朱理學作為官學的明代,在存天理、滅人慾的儒家正統社會裡,就是對“心”即理的最好論證。即:你看花了,花就在你心裡了,你不看花,那花無論什麼顏色,對你都毫無意義,也就不存在。這個“存在”並非物質存在,而是精神上的存在。

這就好比你看一個人,你看見這個人時,在你的心裡才會有一個人,你沒看這個人時,這個人就在你的世界裡不存在,你的心裡沒有這個人的任何印象——心即理,你的心才是你的世界,你的心什麼樣,你的世界就什麼樣,每個人的世界都光明,這個社會也就光明了,因此才有心學最成熟的理論——致良知。

“世人相互仿效,天天探求富國強兵的學說、傾軋詭詐的計謀、攻打討伐的策略,以及做些上違天良,下逆人情的事情,作為獲取一時名利的手段。”“人們互相矜誇以顯示自己的知識,互相傾軋以顯示自己的權勢,互相爭勝以顯示自己的技能,互相攀比以炫耀自己的名聲。”在傳習錄《答顧東橋書》中,王陽明對當時社會做了這樣的概括,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致良知才最具有重樹社會道德的意義。節哀簡訊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幾個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然而即便如此,心學在盛行那個時代的500年之後逐漸沒落,甚至被當代哲學界、政界所詬病。劉東在《追尋中國文化現代形態》一文中認為:由於必須以承認君主專制的合法性為代價,來換取統治者對自家價值觀的首肯和讓步,所以他們在很長的歷史階段中,就只能去充當君主的諷喻勸誡者,而不能成為其叛逆批判者。

這就是為什麼儒家的根能深深地扎在中國兩千年文化的土壤中,傲視百家。儒家是在政治和民眾的夾縫之間,選擇了委屈求全。而與此同時的陰陽、墨、名、法、道等各家,無不因其或左或右的歷史不足,被歷史甩在了邊緣,直至消沉。縱橫家張儀臨死前還在說:看我舌頭在不在,只要在,就要說下去。試想,如果孔夫子也是這個態度,強迫統治者施仁政,“不仁毋寧死”,那么我想,孔子成不了聖人,在中國歷史橫行兩千年的統治思想,也多半不會是儒家。

陽明心學沒有逃脫這一命運——心即理,理就是天道,就是天理,人人都可以成聖人,可見心學對人性的解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廣度,這不僅對統治者沒有半點諂媚,甚至有些許的威脅,這恐怕是陽明心學一直被詬病的主要原因。姜子牙簡介

有一篇文章叫做《我們培養了很多高學歷的野蠻人》。究其根源,《傳習錄》里做了最好的註解:沒有樹立存養己心到純為天理的思想,只把知識積累作為成聖人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知識越廣私慾就越多,才智越高天理就越背蒙蔽。延伸到現代社會的各個領域,則是分數代表成績,證書代表能力,學歷代表就業,而看似忽視了道德的構建,實則從政治角度講,百姓是否有道德本不該是統治的必要條件。

沒有在根源和本心上有致良知的理想,再加上,中國的傳統文明是“無宗教而有道德”的文明,從儒家以來,就“子不語怪力亂神”,“敬而遠之”,沒有宗教的束縛,上無天、下無地。還有,當你認識到宗教是道德的應有約束時,這個思想本身就成了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批判的對象——這實際上是宗教的道德約束和人心凝聚,具有可怕的可複製性——歷來的農民起義,諸如陳勝吳廣、黃巾軍、以及太平天國,都慣用這一招。在這種條件下,知識的積累,無異於助紂為虐,增加了人類反道德的手段,只能讓人更加偏離仁義。

為此,對於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改造,心學另闢蹊徑,提出修行要事上磨,也就是知和行的統一,不能單單以靠學習知識、領悟知識,或者格物來修行。事上磨最根本的道理在於行動。我們每個人都說過一句這樣的話:等我如何如何了,我就如何如何。譬如,等我有錢了,就去旅遊;等我有時間了,就鍛鍊身體;等我不忙了,我就開始讀書。。。。如此種種,看著好似有目標有想法,知行合一告訴我們:沒有行動,等於白想。事上磨告訴我們:最好的行動機會,就是現在。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最好的行動機會是現在@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