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演講

武志紅:越控制,越失序


心理諮詢專家武志紅分析人控制欲的心理文章:越控制,越失序,在企業管理中對員工的管理有一定參考價值,分享給各位高管們。

只有當你缺乏理解的時候,才有掌控的必要。如果你已經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自然就不需要掌控了。

——克里希那穆提

遇到問題時,強人們首先想做的是控制自己內心的失序,但他們做不到,於是他們去追求控制別人。不管其意識上的目的是什麼,最終製造的或留下的多是苦難。憂傷憤怒焦慮嫉妒等等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試圖消滅它們,我們以為控制的局面就是秩序,其實,真正的秩序是自由,是順其自然,是活在當下。

越控制,越失序

小到個人,大至世界,似乎時時刻刻都有失序的事情發生。於是,控制欲望生出。個人控制自己,是為了壓制一些令自己暫時不能忍受的體驗。

譬如,失去了親人,這時產生的痛苦太大,我們以前的心理結構會被徹底打破,這是極大的失序,我們懼怕,於是極力控制自己。

強人控制社會,有時是為了保護既得利益,但很多時候,他們真是希望“拯救”群體、社會乃至世界。然而,越控制,越失序。

失去親人的巨大痛苦,無論自己怎么控制,怎么壓制,怎么否認,它都不會消失。相反,它會沉入到潛意識深處,成為我們的意識無法碰觸的黑影,這個黑影與我們的意識處於分裂狀態,並常導致一些可怕的、徹底失去控制的事情發生。

就對個人而言,其實我們有太多的事情控制不了——很可能,我們什麼都控制不了。

控制欲是萬惡之源

一個女孩臉紅,她覺得很不好,於是想控制自己不臉紅。但這樣努力的結果是,她的臉紅越來越重,她的控制欲望也越來越重,最終成為所謂的“臉紅恐怖症”。

控制欲望強的父母,先是擔心一些小的失序。比如,擔心孩子吃不夠,於是孩子不想吃了還強餵他;擔心孩子凍著,於是孩子不冷還給他強加衣服;擔心孩子上學遲到,於是每天都盯著孩子;擔心孩子學壞,於是孩子抽一下煙、喝一點兒酒、和“壞孩子”們說一句話、穿一件打洞的牛仔褲……就會暴跳如雷。

總之,在這樣的父母看來,孩子的自發行為中有太多可能的失序發生,於是他們努力控制。但最終,他們收穫了最大的失序——要么孩子的個人意志被他們的控制欲望殺死,要么孩子叛逆而成為一個他們所懼怕的“壞孩子”。一個社會也是如此。

亂世中長大的朱元璋小時候失去了太多親人,這是巨大的失序。可能這個失序造就了他空前的控制欲望,等他登基後,精力無比充沛的他試圖給所有人安排一切:他規定所有人應該穿什麼衣服、怎么勞動、怎么休息……但最終他的王朝還是陷入巨大的失序,他的兒子朱棣造反,放棄甚至顛覆了他制定的諸多規定。

世界歷史中有一個幾乎顛撲不破的真理:控制欲望太強的強人們,要么他們親自製造苦難,要么他們的所謂的盛世後,接著就是巨大的苦難。

一個總是不斷誕生強人的社會,必然是一個失序與窒息不斷輪迴的社會。古代中國秦統一後的歷史驗證了這一點,俄羅斯的歷史也驗證了這一點。

有時,回想英國和美國的歷史,我總覺得似乎找不出一個光彩奪目的超級英雄來,這是因為,這樣的國家一直處於自由而有序的狀態,不需要一個控制欲望超級強烈的英雄來“拯救”。

對世界而言,控制欲是萬惡之源。

對個人而言,控制欲是萬病之源。

控制 、消滅都是對抗

強人們其實首先想控制自己內心的失序,但他們做不到,於是他們去追求控制別人。他們內心越失序,就越渴望控制更多的人。最終,不管他們意識上的目的是什麼,製造的或留下的多是苦難。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說:控制者和被控制者是什麼關係?我臉紅,我控制臉紅。那么,臉紅和你是什麼關係?

臉紅就是我,臉紅本來就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所以,一旦我試圖控制臉紅時,就是製造了分裂,臉紅和我不再是一體,臉紅被我當成了異己,這就是失序的根源,我把本來屬於我自己的一部分排擠成異己,於是它開始對抗我。這是更大的失序,於是我更想控制,而這個異己由此成長得更厲害,最終它成為我極大的苦惱了。

再如悲傷,你遇到悲劇,自然會悲傷。這悲傷不是外物,不是異己,而是你自身,和你是一回事。在悲傷產生的那一刻,你不是別的,你就是悲傷,悲傷就是你。

然而,你試圖消滅悲傷並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於是悲傷成了異己。你對抗得越厲害,這個悲傷就成為越重要的異己,並最終體現在你的人格上,甚至身體上。

憤怒、恐懼、嫉妒等一切情緒都是同樣的。美國心理學家肯·威爾伯的妻子患了乳腺癌而去世,她生前說,她意識到,癌症的根源之一就是被她壓制的憤怒等負性情緒。本來,她試圖消滅它們,但最終,她與它們一同被消滅。

真正的秩序是不是控制、是自由

體驗就是我們自身。羅傑斯說,所謂的“自我”就是一切體驗的總和。克里希那穆提更看重當下,他說,當你悲傷時,你最值得做的就是和悲傷融為一體。其實,本來就是一體,這一刻,我就是悲傷,悲傷就是我,但我們總以為,除了悲傷外還有一個“我”,這就製造了分裂。

無數人會說,活在當下。但很少有人知道活在當下是什麼意思。這個意思就是,當下這一時刻產生的感覺、情緒和情感,就是當下的唯一。如果你這時腦子裡還生出了一個“我”的概念,那么,你就是沒有活在當下。所謂的“我”,其實就是過去的一切體驗的殘留。如果你執著於這個“我”,你說“我悲傷”,這時你就和悲傷有了距離,悲傷就不再是治療性的力量,悲傷就不再是天籟之音,悲傷就似乎成了破壞性的力量。

但是,不是悲傷破壞了“我”,而是“我”破壞了悲傷。

所以說,憂傷、憤怒、焦慮、嫉妒等等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試圖消滅它們,我們視它們為失序,我們由此想控制,以為控制的局面就是秩序。其實,真正的秩序是自由,是順其自然,是活在當下。

這是一個很簡單但又似乎很難懂的道理,因為我們太多時候是抱著“我”以及“我”所產生的控制感。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武志紅:越控制,越失序@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