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知識 > 建設方案

大學班級建設方案


[摘要]入學教育是新生進入大學後的重要教育過程和介入手段,高校班級這種組織建制在高校新生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要把新生班級建設作為高校新生教育的重要陣地。本文本著系統化、體驗式的原則設計了運用於大學新生班級建設中團體輔導的一些方案,試圖給高校在進行新生教育時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視角和實踐模式。
[關鍵字]團體輔導 新生教育 大學新生班級建設 方案
一、方案設計的背景
自1999年開始我國高校進行了不斷的大規模擴招,在校生人數急劇膨脹,近幾年高校開始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由此帶來了班級規模急劇擴大、班級結構相對鬆散、班級構成呈現動態化趨勢。另外,獨生子女構成大學生的主流群體,80末的獨生子女一代更強調個性和自我。大學新生在從中學走進大學時普遍存在著入學適應方面的問題,新生面臨著來自新環境、新角色的挑戰,面臨從中國小的應試教育走向大學的較為開放的專業和職業教育,從家庭生活模式向社會生活模式過渡,這種過渡需要一段時間,需要學校給予幫助,入學教育是學校協助新生完成身份過渡及入學適應的重要環節。
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學教育儘管內容比較豐富,包羅萬象,但時間普遍較短,形式比較單一,參與人員專業性不足,形式主義傾向比較嚴重。從一些實證研究來看,儘管有些高校嘗試用新的教育途徑和手段,比如把團體輔導加入新生入學教育環節,但由於時間比較短加之缺乏切實可行的組織形式和合適的活動設計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實踐領域運用的並不多,受到相當大的制約。
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學教育儘管內容比較豐富,包羅萬象,但時間普遍較短,形式比較單一,參與人員專業性不足,形式主義傾向比較嚴重。從一些實證研究來看,儘管有些高校嘗試用新的教育途徑和手段,比如把團體輔導加入新生入學教育環節,但由於時間比較短加之缺乏切實可行的組織形式和合適的活動設計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實踐領域運用的並不多,受到相當大的制約。
二、方案設計的理論基礎
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由班圖拉和沃爾斯特等人提出與發展起來的,以刺激-反應的觀點為基礎並通過實驗的方法來擴大探討社會環境如何影響人產生某些習得行為的一種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人的一切社會行為都是在社會環境影響下,通過對示範行為的觀察學習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變的。
班圖拉還提出了環境、人和行為三者的互動決定論。他認為,人的社會行為是人的內部因素與環境相互作用的信息加工活動的結果;人的認知不僅會影響行為的組織,而且行為的反饋又會使人產生結果的認知與調節功能的提高;人的行為不僅改變著環境,環境也制約著人的行為。所以,人不是完全自由、可以為所欲為的實體,因為他受制於環境與社會;但同時,人又不是完全被動的反應者,因為他通過與社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以認知為中介的自我調節系統,它們是互動決定的。
場論和群體動力學理論
心理學家勒溫在研究個人行為所由產生的心理事實時,發現人是一個複雜的能量系統,它在外部環境的包圍與影響下存在著一個由e和p構成的心理生活空間,這個空間是一個心理動力場。通常,內部個人區域中的小區之間保持著平衡的緊張狀態,如果內外刺激促使某一個小區的緊張度提高,平衡狀態就會被打破。為了恢復平衡,就會在心理環境中尋求能滿足需要的目標,和釋放能量發動行為去達到目標。這種目標若能滿足需要和減除緊張,就具有正誘發力,引起個體取向;否則就具有負誘發力,引起拒斥。人的各種行為都是外部環境通過人的自我狀態和心理環境兩種力量相互作用所構成的心理動力場而發生的。為說明這一現象,勒溫採取了一個公式:b=f=f,即行為是環境與人的函式,或說是心裡生活空間的函式。
後來他把p看成是許多人,把e理解為準社會的心理環境,這個就構成了群體的生活空間。由於群體內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互動作用,群體為滿足共同的需要也在尋求與確定各種準社會的目標,於是便會出現各種能量的匯聚、衝突、平衡與失衡以及群體行為的趨向和拒斥等現象,即群體的心理動力場。個人在群體中生活其行為不僅取決於個人的生活空間,而且也受群體心理動力場的制約。所以,引起群體變化而改變個體的觀念或行為習慣比直接一個個地去改變個體要容易得多;只要群體價值觀沒有改變,就很難使個體放棄群體標準來改變原有的主見。
參照群體理論
參照群體理論是關於人的社會心理態度和行為怎樣受其從屬的或追求的群體參照力所影響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參照群體可以分為很多種,它的主要作用有兩種:規範作用和比較評價作用,這兩種作用往往是統一的,有時同一群體可同時起這兩種作用。
關於個體選擇參照群體所依賴的條件,梅頓於1957年在《社會理論與社會結構》一文中曾提出:1.如果群體對自己的成員沒有充分的威信,那麼其成員將傾向於挑選外部的、非會員的群體作為參照群體;2.個體在自己群體中越是孤立,地位越低,就有可能把外部群體當作參照群體,期望在那裡占有較高的地位;3.社會流動性越大,個體改變群體從屬性的可能性越大;4.個體對參照群體的選擇,也依賴於個性特徵。
cis理論
cis,英文為「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具體含義是企業識別系統。它是針對企業經營理念與精神文化,運用整體傳達系統貫徹給企業內部與社會大眾,使其對企業產生一致的認同感或價值觀,從而達到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和有效促銷產品目的的設計系統。ci分為mi 、bi 和vi 三個部分。

三、方案設計的基本狀況

基本思路
根據大學新生班級建設的內容和目的,本著系統化、體驗式的原則,將本方案分為三個環節:熟悉環境、組織構建和成員發展規劃。各個環節之間可以有交叉的部分,每個環節由若干個活動單元組成,各個活動單元之間互相聯繫,各活動單元的形式均可以多樣。活動的指導者最好為該班級的班主任或者輔導員,該班主任或輔導員應該是接受過團隊輔導專業培訓的教師,能夠對團隊活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的掌控,並能引導團隊活動朝向設定目標。
活動目標
本方案中所提及的團體輔導的總體目標是推動大學新生迅速在新環境中打破隔閡,熟悉大學校園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通過行之有效和形式新穎的活動促進新生班級組織的構建,在此過程中促使同班新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與精神,樹立良好的班風,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進而為形成優秀的班級文化打下基礎。在此總目標下可以根據每個活動單元的具體情況設定單元活動目標。
輔導內容與形式
為了達到活動目標,本方案將把活動的三個環節分解成八個單元的活動,將輔導的目標融入到各單元活動中,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了解班級,培養學生的自我認識和管理意識,促進班集體凝聚力的形成。八個單元的活動輻射到八個周,每周一個單元,每個單元突出一個主題,各個單元活動時間不是完全封閉的,有些任務的完成需要在集中活動結束後由各個小組分散進行。活動的形式為遊戲、討論、角色扮演、頭腦風暴、行為演練、實地考察等,最後以形成班級組織和分享感受結束活動。某些活動後布置作業,要求成員在學習和生活中實踐學會的新行為,並寫出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收穫以及對以後活動的建議。
主題單元設計
主題單元設計包括以下內容:確立單元名稱;確定輔導目標;設計、明確輔導活動的內容;選擇輔導活動的形式;確定輔導活動時間;選擇輔導活動的地點;準備輔導活動的材料;評估輔導活動的效果。
活動反饋與結果分享
通過活動反饋來了解和把握活動的效果,根據學生的現場表現和及時反饋、學生個人活動後的感悟、指導者的及時回應、對學生的跟蹤輔導以及後期班級組織運行的效果來調整和修改活動方案。在本活動方案中,單元活動的結果分享也是重要的環節,在活動中指導者要注意留出一定的時間來引導學生對活動結果進行分享。
方案的評估
對於方案的評估,可以採用心理測量和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可以選擇一個與接受輔導班級同質性比較好的班級進行「實驗組—對照組」的對比測驗,分別對各班級新生進行前後測,了解活動前後學生心理素質的變化情況,從而了解實際的活動效果;另外還可以在四年的學校生活中檢驗接受輔導的班級運行狀況和班集體建設情況。此部分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心理測量問卷進行前後測,心理測量問卷的選擇與團隊輔導活動的目標有關。

《3》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大學班級建設方案@名言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