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仁不讓成語故事

當仁不讓的成語故事具體情節因歷史記載和故事傳承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大體上可以理解為:面臨義不容辭的事情,不能退讓。

這個成語來源於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冉雍跟隨孔子出門,看到一個小孩掉進了水裡,快要淹死,孔子問他們:「是救他呢還是不救呢?」冉雍回答:「這是一件應該做的事,所以不能不讓我去。」孔子說:「這就是當仁不讓。」

這個故事中,冉雍毫不猶豫地決定去救那個小孩,因為他認為這是他應該做的事。他的話和孔子的回應也表明了「面臨義不容辭的事情,不能退讓」的道理。

因此,當仁不讓的意思就是指面臨應該做而且必須做的事情,不能退讓,應該積極去做。

以上就是【當仁不讓成語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