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的故事

一意孤行,最早出自於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三》中趙國有個人叫公孫龍,他跟孔子的弟子墨子辯論,他認為飛禽走獸都可以證明「白馬非馬」這個觀點。

公孫龍覺得白馬和馬在名稱上有區別,而馬是通用的名詞,他無視事物特性,只單純從語言邏輯上找概念的區別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白馬」不是「馬」,除非把「馬」這個字的意義改了。這明顯是強詞奪理,但是墨子被他的「詭辯」給迷惑了,認為他「守白非白」,一意孤行,偏執己見而不反思自己的錯誤。

到了近代和現代,「一意孤行」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意見行事,有時也指頑固堅持錯誤的人。

總的來說,「一意孤行」作為一個貶義詞,用於批評片面固執、主觀武斷、剛愎自用等不良性格和行為。

以上就是【一意孤行的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