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的成語故事

一毛不拔的成語故事源自孟津觀魚。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回,齊國的一名大夫去拜訪趙國的名士孟嘗君,二人談論了很久,孟嘗君送客時,看見有一個人靠著車轅伸著腳讓車夫拉他走。

孟嘗君問他:「這是誰?」車夫回答:「這是馮驩,家裡的東西全部都吃光了,只好靠著車轅伸著腳讓狗咬一口過日子。」孟嘗君聽後不禁嘆息,於是就把馮驩叫上來,送給他黃金數十鎰,馮驩拿到錢後離開了。

一年後,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印,回到封地薛城,但他的封地薛城缺少糧食,於是他派人去馮驩的住處請求幫助。馮驩沒給他任何幫助,卻讓來人空手而歸。孟嘗君為此感到很不高興。馮驩解釋道:「那時候他處在尊位,富有天下,現在自己罷官回來又住在偏僻的地方,他沒有感覺到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現在他已沒有什麼可利用的人和關係了。我只是想讓他這一年的難處使他有教訓和體驗。」孟嘗君這才高興起來。一年後薛城大豐收。

後來人們就用「一毛不拔」來形容極端吝嗇的人。這個成語來源於《列子·楊朱》一書:「昔者齊人有貧者,乞食於富者之家,顧以一壺飯遺之。富人乃御輪三回,告其仆曰:『夫所貴於我者富貴也,而此人不知道,得我飯以餬口,乃逆取予之道。若使鄙之貴富,彼貧賤亦復不少,則必不屑與我乾矣。乾者,必有災患於是人一毛不拔,而視細軟如珠玉,當是以為鄙吝阿俗,薄於仁義故也。」

以上就是【一毛不拔的成語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