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氣故事
一鼓作氣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當時,弱小的魯國與齊國進行了一場重要的戰爭。戰爭初期,齊國充分發揮自身強大的國力,魯國一度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情況十分危急。
戰爭進入第十天,齊軍仍然毫不退縮,魯莊公決定親率魯國的精兵與齊軍一決高下。他擊鼓進攻,但齊軍仍然沒有絲毫的退縮。魯莊公見狀,心生一計,他命令擂響第一通鼓,然而並未見齊軍有絲毫的動搖。當鼓聲停歇了片刻,魯莊公下令撤去兵士們的鼓氣之物,也就是解下了他們頭上的鼓環,這樣一來,齊軍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魯軍的懈怠。然後魯莊公抓住這個時機,再次擂響戰鼓,出其不意地向齊軍發起了攻擊。
齊軍由於之前已經對魯軍產生了懈怠感,此時鬥志昂揚,一鼓作氣地沖向齊軍。結果魯軍大獲全勝。從此,「一鼓作氣」這句成語用來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這個故事也說明了在關鍵時刻鼓舞士氣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一鼓作氣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