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故事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出處是西漢·戴聖《禮記·儒行》。故事的主人公是楚莊王。

這個成語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旦有所表現,便能令人刮目相看。

故事的內容是:春秋時,楚莊王繼位後,日夜在宮中飲酒取樂,不理朝政。為了放縱一回,他下了一道命令:「有敢進諫者,處以死罪!」 宮廷內外的官員、侍從們都為楚莊王擔心,可是又不敢冒死進諫。就這樣過了好幾個月,楚莊王仍然沉溺在酒色之中,把國家大事完全拋到了腦後。大夫伍參冒險進宮進諫。楚莊王大怒,立即喝令將他拉出去斬首,這時宮中傳來「撲通」一聲響,嚇得眾人一哆嗦,原來是武士們將伍參抱了下去。過了一會兒,楚莊王的大臣蘇從又來進諫了。楚莊王大喝道:「你難道不知道我的命令嗎?」蘇從「撲通」一聲跪下,朗聲說道:「我是一個快要死的人,才來給您送死來了。我聽說,做人要講仁德,治理國家要靠仁德。現在大王荒迷酒色,貪圖一時的快樂,而不考慮長遠的利益,荒廢了國家大事,丟失了天下,這是臣不願看到的。我請求讓我死。」楚莊王聽後一驚,臉色陡變地說:「大夫你能直言不諱地指出我的過錯,我非常感激你。請站起來,我要改過從善。」於是,楚莊王罷宴撤酒,親自處理政務,任用賢人孫叔敖執掌國政,很快成為一代霸主。

以上就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