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佛教太虛
人生佛教是太虛大師根據佛教基本教義歸納而成的一種人生哲學。他認為佛教並非迷信,而是具有解決人生問題的積極功能,要徹底把握人生真諦,唯有賴人類自己;要開發無量功德光明,亦唯賴佛教精神。其主張把出世主義和積極救世主義有機統一起來,賦予佛教以新的精神內涵。佛教的本懷是要建設人間天堂,此天堂並不是指自然界的天上,而是指我們這個人生的世界,只要求將這個世間建得美好、和平,便可少受苦樂。這一人間天堂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亦應為人類自己享受。人類應自求心地光明,自求人格美化,自求人生幸福。
太虛大師(1880年—1953年),俗名呂徵宇,法號道濟,出生於浙江省餘杭縣。他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著名的禪宗大師、革命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提倡「人生佛教」的宗旨是:以大乘佛教慈悲精神為根本,喚醒人們自性本覺之佛性,自求多福,同體大悲;同時以改革社會、教人做人、弘揚佛法、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為己任。他的佛教思想涉及哲學、倫理學、教育學、史學、宗教學、心理學以及政治學等領域。他的主要著作有《太虛大師全集》等。
綜上所述,「人生佛教」是太虛大師根據自己的經驗和佛教教義提出的對佛教思想的一種闡釋和理解。他的觀點主張把出世主義和積極救世主義有機統一起來,以實現佛教的精神內涵,這是他的人生哲學的主要特點之一。
至於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影響方面,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印度文化與中華文化的交匯點上,經歷了漢傳佛教、藏傳佛教等不同的傳播方式和發展歷程。在現代社會中,佛教也在中國繼續發展,逐漸與現代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徵的佛教文化。
因此,可以說太虛大師是中國佛教歷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和觀點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他也積極投身於社會變革和革命運動中,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做出了貢獻。
以上就是【人生佛教太虛】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