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的故事 大悲殿

佛光山的故事大悲殿是佛光山寺內主要建築之一,位於大雄寶殿之後,是專供奉奉觀世音菩薩的地方。大悲殿的建築風格屬於中國傳統的宮殿式建築,屋頂為歇山式,琉璃瓦脊,龍吻吐水;正脊上塑有雙龍搶寶;東西偏殿屋頂為懸山式。殿前的空間,頗為寬敞。大悲殿四周有迴廊,繞以石欄。

相傳在1967年時,星雲大師從高雄買下了這裡作寺廟地址時,這幢建築物剛經過國民黨的軍方修好不久,還沒來得及裝設佛像,便被炸藥炸掉,成了一個空曠的廣場。於是星雲大師吩咐弟子照著原先佛光山的佛像樣式,用紙和泥來重建觀世音菩薩像。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修改,大悲殿的觀世音菩薩像終於在1977年完工,也同時完成了大悲殿的殿堂布置。

這尊觀世音菩薩塑像面容安詳、寧靜慈祥,有求必應,有求必應的意思。大悲殿兩側是十八羅漢像。大悲殿除了是供奉觀世音菩薩的主殿之外,也常舉辦各種法會、講經、講座等活動。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需了解更多,請查閱相關書籍或諮詢專業人士。

以上就是【佛光山的故事 大悲殿】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