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文章

六國論文章內容較多,以下是部分內容:

全文分五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蓋逐一說之不能終也」,主要說明寫作本文的意圖,並點出戰國時代諸侯王因爭奪天下而你爭我奪的激烈以及社會大動亂的現實,直入論題。在排偶開頭之後,隨即用一組排偶指出戰國時代各國互相爭奪、互相混戰、殺人盈城、殺人盈野、頭顱林立、白骨縱橫的殘酷現實,說明論者對戰國時代諸侯王縱慾喜利、連雞爭蛋、好戰不休的強烈不滿。

第二段,從「此五國者」到「非知之罪也」.主要承接上文第一段意旨,分別指出齊、楚、燕、趙失敗的原因。首先用概括性敘述,指出上述國家因地廣民眾而自守為固,用四字短語的排偶形式把原因道出。然後針對這些原因予以分析:「慮患之疏」「見利之淺」「守法之略」,並用這些排偶句對上述各國的君主予以概括性的貶評。這一段重點在於分析各國的失敗原因,對於各個原因的分析實際上是一種批判性質的分析。

第三段,從「余嘗計六國相合縱之時」到「亦可以一戰而勝諸侯」。主要闡發聯合抗秦的重要性和實際意義。這一段著重對各國之間的聯合提出了勸告,同時也表明論者反對以暴取勝的態度。從上文來看,各國的君主因本國利益而動心,「爭城之戰」「野戰」的心太切,「疏慮」「淺利」是不可忽視的原因。在這一段的開始提出了這樣的論點:天下共破仇敵之日.在結伴反秦上理應更密,更應當互相幫助。接著就舉燕、趙合併而勝於秦為例加以證明。最後又歸結到反對以暴取勝的態度上。

第四段,從「蘇子曰」到「其有私憂患乎」。這一段與前一段內容上有所區別,前一段主要是對各國之間聯合提出勸告,而這一段則主要是對各國君主提出批評。這一段的批評首先從反面進行,指出各國君主因不能團結一致而失敗的原因。接著又從正面分析:如果六國當時團結一致共同抗秦,那麼勝秦是完全可以預期的。這一段最後又歸結到各自私憂無大謀略的心理狀態上。

第五段,從「若夫」到篇末。主要闡明六國當時不憂天下而憂諸侯的心理狀態是錯誤的。這一段首先說明戰國時代諸侯王因爭奪天下而你爭我奪的激烈現實,接著指出當時諸侯王因天下大亂而憂慮的心理狀態是不正確的。因為當時天下大亂,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人民不高興戰爭,厭惡戰爭,如果六國當時團結一致共同抗秦,戰爭就會停止;戰爭一停止,天下太平就會到來,人民就不再擔憂了。因此當時諸侯王因天下大亂而憂慮的心理狀態是錯誤的。這一段照應全文,總結全篇主旨。

以上是六國論文章的一部分內容,建議閱讀原文以獲取更完整的信息。

以上就是【六國論文章】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