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大全及解釋
典故大全及解釋如下:
* 畫龍點睛 :傳說中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畫了四條沒有眼睛的龍,說當畫上眼睛時龍就飛去。人們認為這是神話,便不信。當張僧繇在其中的兩條龍的上點上眼睛後,兩條龍果然騰空而起。後比喻在文章的或活動的關鍵處加上一段「點睛之筆」,使作品或活動更加生動傳神。
* 葉公好龍 :春秋時期,有一個男子姓葉名琛,他非常喜歡龍,無論是牆壁上、家具上、屋樑上到處都貼著與龍有關的畫片,閒著的時候他還會模仿各種龍的形狀,家裡的人也都跟著他學,葉公好龍這個故事就是用來形容一個人過分喜好某種事物,而最後反被喜好之物所傷害,成為了諷刺作法,像這個男子的作法稱之為葉公好龍。
* 完璧歸趙 :發生戰國時期趙國首都邯鄲。秦國準備吞併趙國,就派使者送上一塊璧玉,企圖用它作誘餌騙取趙國的城池。不料事情敗露,趙王急得團團轉,眼看秦國陰謀就要得逞。幸好趙國大臣有膽有識,想出一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將璧玉平安歸趙,秦國使者吃了個「閉門羹」。以後人們便用「完璧歸趙」來比喻原物奉還,並因而泛指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以上只是部分典故大全及解釋,不同典故有不同的解釋,建議查閱更多典故大全了解更多典故的解釋。
以上就是【典故大全及解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