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差不齊成語故事

參差不齊的成語故事是:

春秋時魯國在選拔官吏時,魯國公推出一個標準,讓人們按照這個標準去作官,以此鑑別士人優劣。於是,很多有才德的人,因不符合這個標準而被罷免不用,而一些奸佞之徒,卻得以錄用。孔子的學生冉雍,出身貧賤,又不長於言辭,故多次被罷免。孔子知道後,認為這是選拔人才的標準出了問題。他到朝見時,對魯君說:選拔人才應該看重德行,決定一個人的德行好壞、水平高低、真偽很難,關鍵是人才的標準必須正確。標準正確,差者就少;標準不正確,好的也變壞。目前士人德行不一的原因在於,有人年紀很輕卻服飾華麗,參差不齊地雜在其間,必然是邪惡之徒獲得高位

此後,參差不齊就成了形容水平不一、很不整齊的意思。

以上就是【參差不齊成語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