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名的故事典故
台灣地名的故事典故有很多,以下為您推薦:
1. 魯地門:相傳鄭成功要進攻台灣,派人去偵察地形。偵察員到了台江後,看到寬闊的海域,便問當地人:「這裡有沒有港口?」當地人說:「這裡有個魯地港。」 偵察員回到大港海邊,看見無邊無際的大海,一時不知從哪裡進去。他急忙返回駐地,向鄭成功匯報了情況。鄭成功笑著說:「魯地港在台灣話就是『路不通』的意思,我們再想想別的方法。」後來,鄭成功從鹿耳門登入,才得以成功占領台灣。
2. 烏來:從前此地為平埔族人鹿社社域,原名鹿窟番地。後來有個名叫烏來的道士到此化緣,用他的仙法為當地居民求雨成功,深得居民的敬仰。於是將地名「鹿窟」改為「烏來」,即「鹿穴之靈地」的意思。
3. 三貂嶺:三貂嶺源於原住民語「賽琉貂」(selutut)的轉音,意指山川形勝之地。據《台灣府志》記載:「三貂嶺險如門闕,自淡水登入的北路山徑,必經此嶺。昔人言:越三貂嶺者,如越鬼門關,多死亡失所之人。古名熊屬以鼻鼾濁氣不能至福野,故至今腥羶不可居。」如此可見其地之名壯而陡險可稱絕景也。
總之,這些故事典故不僅彰顯了台灣地方的歷史人文特點,還反映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
以上就是【台灣地名的故事典故】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