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配十二哲的故事

四配十二哲是孔廟大成殿的配享孔子的四位人物:復聖顏回、宗聖曾參、述聖子思、亞聖孟軻。這四位都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對儒家思想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顏回,魯國人,字子淵,小孔子三十歲,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善養浩然之氣,春秋末年人,在孔門中以德行著稱,也是孔門弟子中唯一一個被稱為「仁」的人。

曾參,南武城人。在孔門中以孝著稱,是孔子思想的繼承者。他著有《大學》一書,被視為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

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對孔子的思想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闡述。他的《中庸》一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經典之一,強調了中正、和諧的重要性。

孟軻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張仁政、民貴君輕,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這十二哲是指孔廟中的十二位孔門弟子:閔損、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賜、仲由、卜商、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和有若。這十二位弟子各有其特點和特長,他們在孔子的教導下,成為了當時社會的賢達之士。

總的來說,「四配十二哲」的故事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們的教學相長、人格修養和影響力的故事,彰顯了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以上就是【四配十二哲的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