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龍應台文章

回家是龍應台的一篇文章,全文如下:

我必須承認,在人類的一切情緒中,恐懼接近於本能的生存機制。面對生老病死,過去的我總想要刻意逃避。年輕時寫小說,無論現實里發生多麼慘的事,都不大寫死亡。一次我在急診室見到快死的病人,感到深深的震撼。而躺在那裡快要死了的,也分明有我一生熱愛的人,至親的人,還有一些人,他們的親人已經死去。但當我開始寫作《目送》時,我改變了寫作的態度。我開始嘗試在小說裡面對死亡,從我的親人開始。我發現自己更真實地活過了,也因此更真實地面對死亡。我的父母正在老去,我自己也有了白髮。我不再假裝他們不會老,也不會假裝我不會死。

我的兒子有一天會離家,去認識世界。他會在何處?會做什麼樣的工作?會和什麼樣的人交往?會和父母聯繫嗎?我常常想像他長大後的模樣。有一天,我忽然想到,如果我不在了,我的兒子會不會想我?如果會,他會不會找我?

我們活在世上,不就是在找尋這樣的人——能讓我們感到生命得以延續的人嗎?而如果有一天,這樣的人也消失了,我們會怎麼樣?我曾經對你說過:「你不在了,我這樣活。」那麼,如果有一天你真的不在了,我要怎樣活下去?這一生的糾結糾纏在一瞬間瓦解,你是否準備好了告訴我:「沒有你我怎麼活」以及「我愛你」?所以今天站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兒子要比我早一步離開家門。兒子走的以後每一次我會都會面對傷痛。「當然我不會在你的視線範圍。」孩子尚如此安慰你。「當然你不會離開我。」這是母親對孩子的承諾。

但是有一天你會離開我。你曾經說:「媽媽以後我一定要比你起得早。」你曾經說:「媽媽以後我一定可以讓你吃上早餐。」你曾經說:「媽媽以後我一定可以讓你吃上我煮的晚餐。」你曾經說:「媽媽以後我一定可以讓你過上好日子。」你曾經說:「媽媽以後我一定可以養你。」這些話我都記在心裡。我知道有一天你會做到的。但是這一天真的來臨時,我會怎麼樣?

我常常覺得人生很短。短到什麼都沒有想完的時候就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終點站。但是人生又很長。長到足夠讓我們把每一天都過得很認真很細緻很細緻很深很深地體會愛與被愛。所以人生不是長短的問題。而是我們如何去面對生死的問題。

我相信母親對於子女來說永遠是記憶中的影子。這個影子讓我們無法看到真正的母親而不動容地流下淚水來。她像海一樣深沉卻又包羅萬象、無微不至、寬容並接受我們所有的優點和缺點,並把我們指引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那是我們的真愛所在的地方。我們總是希望時間可以停留一下,讓我們可以更仔細地欣賞生活、享受生活、品味生活、回味生活。可是時間卻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淌著。所以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個瞬間、珍惜每一次回家、珍惜每一次的相聚和離別。因為這些都將構成我們人生的精彩片段,值得我們用一生去珍藏和回味。這就是我想說的回家……回家是一脈綿延不絕的暖流貫穿心腸!當我們必須別離的那一天最終降臨的時候請不要忘記牽掛著我們的親人:我們是多麼愛他們啊!就讓我們再一次相互陪伴著回家吧!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以上就是【回家龍應台文章】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