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之仁故事成語

宋襄之仁是成語,意思是表現過於拘泥於禮節,為小仁小義而死。這個故事諷刺那些固執不知變通,拘泥於禮儀規範而放棄行動的人。比喻只想乾守著原則卻不去考慮實際情況,落得個慢條斯理、不冷不熱、不死不活的無精打采的滑稽下場。

這個成語來源於《孟子·離婁下》,宋國有賢人曰戴盈,等十二年,然後得見。曰:「斯天下也,奚為不給?無敗天下大器也!斯天下也,非給末也。曰:『什一,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君圖之。』則去公門告閭巷曰:『宋國之貧者,百不存一也。百室之邑,一人夜耕,百人助之升。一人獲之,則千人得而食之也。大賢世及,百世不失法則。今若過此,人君誰欲業愛其民乎?』率群以攻其上。退則以肉袒假之兆也,眾以瓦石投。則不受退以車輸之則下之列曰不焦不躁;可做大人之事。』遂作什伯長而為衣節衣帛若糞土於是人不道德君乃日進夫人冠而日夕獻淫酒使皆平心清耳目無敢終為仁義者。」故曰宋人有取道者事陳恆子者也宋襄公曾經與楚軍交戰時,楚軍正在渡河,宋襄公認為楚軍還沒有渡河就發起攻擊,結果被楚軍打敗了。後來人們就用「宋襄之仁」來形容這個人迂腐不知變通,拘泥於禮儀規範而放棄行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處理問題時應該靈活變通,不能拘泥於形式和規範,否則就會像宋襄公一樣失敗。同時,我們也應該注重道德修養和人格塑造,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以上就是【宋襄之仁故事成語】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