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天尤人故事
怨天尤人,即遇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抱怨天、責怪別人。這個成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論語·憲問》。具體故事內容為: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又有這樣一段: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意思是說:孔子在衛國擊磬,有一個人在路過時說:「很有心啊!擊磬的聲音。」過一會兒又說:擊磬的聲音硜硜的,別人不了解自己也就算了,還要嘮叨個不停。對此孔子說:不停地說,事情就真的弄糟了。
這個故事中抱怨天、責怪別人的人就是冉有和季路。他們雖然富有像周公那樣(季孫),但是還不斷地向國家徵收斂財以增加自己的財富;他們並沒有滿足於現有的財富,還向顓臾這樣的遠國搜刮財富以增加自己的收益;他們並沒有認識到國家或家族或個人都應遵循的原則是公平、公正、平等;反而還要想辦法在內部搞破壞。孔子認為季孫的憂患不在顓臾,而在自己的內部。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需要,建議您查閱相關文獻。
以上就是【怨天尤人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