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壺濟世故事

懸壺濟世是古代對醫生的一種尊稱,指行醫救助他人

該說法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登鹿門山》中:"清談何所遇,惠可及人參。隱跡懸壺日,清名不減年。"這裡的懸壺,指的是用葫蘆做成製藥的容器,古人拜壺公為師,效其懸壺濟世。後世將道士稱為"壺翁"亦稱"壺公",以示尊敬和愛戴。所以,現在人們常用"懸壺濟世"來比喻醫生具有救世救人的良好願望。

該典故告訴我們,做善事,做好事,其功德是無窮的。遇事多行善,是為君子;遇事少行或不做事為小人。如果你還沒有做君子,那就開始吧!行善過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好像已經具備了君子的品性了。

以上就是【懸壺濟世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