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不恥下問

不恥下問成語故事出自《論語·公冶長》。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孔子的弟子虛心好學,不以向地位、學問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辱,最終得到了極大的收穫。這個成語現在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謙虛好學,善於向他人請教。

在故事中,孔子評價他的弟子子路說:「由(子路)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可見在孔子的眼中,子路有一些缺點,例如過於好勇鬥狠,不夠成熟穩重。但是子路非常謙虛好學,這一點孔子是認可的。有一天,子路問孔子:「有見色必恭者乎?」意思是說,有沒有見到對別人有禮貌的人?孔子回答說:「予一以貫之。」也就是說,孔子告訴他,一個人的行為準則應該是一以貫之的,始終保持對別人的尊重和禮貌。

然而,子路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有一次,他向孔子請教怎樣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君子。孔子告訴他:「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這段話中提到了君子應該注重內在修養,而不是追求物質上的享受。但是子路並沒有完全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反而覺得有點失落。於是他向孔子說:「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意思是說,一個人貧窮而不諂媚他人,富貴而不驕傲自大,這樣的人怎麼樣?孔子聽後回答說:「未也。諂也富而無驕,何如?」孔子認為,一個人即使貧窮也不應該諂媚他人,但是也不能因此而驕傲自大。相反的,應該保持謙虛好學的態度,不斷向他人請教和學習。

在故事中,子路雖然有一些缺點和誤解,但是他始終保持著謙虛好學的態度。他問問題時並不感到恥辱或尷尬,而是積極地向比自己更有知識和經驗的人請教。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正是我們今天應該學習和提倡的。

總之,「不恥下問」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應該保持謙虛好學的態度,虛心向他人請教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和修養。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應該具備這種精神,不斷追求進步和成長。

以上就是【成語故事不恥下問】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