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習俗的故事
在清朝年間,康熙皇帝一次下江南來到江浙一帶,住在一家飯館裡,飯後他要了一件輕便的短衣裳,在街頭巷尾信步漫遊。忽然,他看到一位老媽媽正坐在門口擇菜,便上前施禮,問道:「老人家,您這是在做什麼呀?」老媽媽抬頭一看是皇帝駕到,慌忙跪在地上,口中連說:「罪該萬死,罪該萬死!」擇菜原來是瞞著皇帝乾的。康熙見她不慌不忙地回答:「老朽教子有方,練就一副好筋骨,身體康健如初。此處短練之法為防小兒走失。」他很為老人的兒子叫人采輯排印這種便於尋視百姓。可正在說著之間突然一條野狗朝小孩猛撲過去,咬了小孩一口,待小狗跑了回去。康熙急命御前侍衛、畫工各十名分別把老人及其家務訪寫、繪圖懸掛上馬牌子二百掛。這位民間老媽媽這才悟出她的民間方法還是和做皇上、保護人民有關的。自此之後「起馬牌」的事在江浙一帶廣為傳頌,很多人為了多一條退路也競相仿效辦起祠堂來了。這雖是一段民間傳說,卻說明了古時為了求得精神寄託及榮譽富貴心理等原因的廣大農村建設廟堂祭祀祖宗風氣習俗是早已存在的了。我國在「十一五」期間實行全國鄉村開展和諧社區(村)的建設就重點是以保護民眾文化遺產和精神文化建設為核心來提升鄉民整體素質以全面發展為主題的新生活為主。農村及山區在這方面就更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了。
以上就是文化習俗的一個故事,當然這只是眾多文化習俗中的一個縮影。這些習俗經過時間的沉澱和傳承,已經成為了當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為了他們文化認同的重要標誌。
以上就是【文化習俗的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