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由來故事
端午節的由來故事有很多,其中包括屈原投江和伍子胥、曹娥救父等故事。
- 屈原投江:屈原本為楚國重臣,卻遭小人誣陷,被流放到汨羅江畔。在得知楚國被秦國攻陷後,屈原悲憤交加,跳入汨羅江中。當地居民為了防止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就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 伍子胥:伍子胥帶闔閭攻破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有功但受到吳國臣子的排擠,被吳太子暗殺亡命途中,憤恨化為「端午」。
- 曹娥救父:東漢上虞人曹娥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仍然沒有下落。就跳入江中尋找,抱出父屍。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將此日定為端午節。
此外,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和吃五毒餅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無論哪種習俗,都是為了寄託人們對幸福安康生活的嚮往。
以上就是【端午節由來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