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故事和起源

粽子的故事和起源如下:

1. 屈原懷石投江的故事 。屈原正直,遭到的上官的嫉妒,屈原被逐出郢都。屈原在潭上悲憤,用艾葉包裹了米飯投進江中,讓魚類敬奉報答他的愛。久而久之,在以後每年的五月,為了紀念屈原,就有了吃粽子的風俗。

2. 龍舟競渡紀念伍子胥 。吳王夫差為斬草除根,掘墓鞭屍,伍子胥跳入洶湧澎湃的江水,為了避免被吳人發現,他請求人們用艾葉裹著米飯扔進江中。後世為了紀念他,在五月初五的時候吃粽子、賽龍舟。

3. 仲夏端午「以莒人投奔子祀生子故址炊角黍,祭祀其祖百官也或雲郵俗」,這裡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夏至和節粽。莒國在當時的人們非常重視祭祖的活動。這個時候莒國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農村集體,或大或小的一個自然村鎮會有一個公共活動場所,通常稱之為「廟會」。而這個廟會活動中心就成為炊食角黍的中心場所。人們會帶上自己家的粽子去祭祀祖先。

總之,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其起源與發展和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屈原以及民間習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以上就是【粽子的故事和起源】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