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量的故事

關於「肚量」的故事有很多,下面列舉兩個:

1. 唐朝名將郭子儀被升為關內節度使,但他的封號「汾陽郡王」中「汾陽」二字需要刻在府衙門前,可是追隨郭子儀的人擔心得罪其他官員,都不肯為其題寫。

一天,汾陽郡王府的車馬入禁,門庭若市。突然有一位穿破舊長袍的老頭徑直進入府中,要找郭子儀。郭子儀聽到通報,連忙走出府門,對老人說:「你一定是來求官的吧?我郭某不是那種官迷,只要有才能就可以。現在我的門客多達上千人,誰也沒有因為貧窮而怨恨我。」老人說:「不是為了求官,郭公你的肚量可真是大呀!」於是郭子儀讓他把積在籬笆下的怨恨之氣統統吹掉。後來郭子儀果然收留了這位老人,原來這位老人是府上的門客王權為他趕來的。因為郭子儀不肯認他這個有功之人,王權很生氣就憤然離去。經過一番謙讓,終於被郭子儀請了回來。這時他已八十多歲,老態龍鍾了。郭子儀把老人請到客廳,又讓老人坐在上首坐著的幾位客人中間。府中賓客無不驚訝,對郭子儀的雅量表示欽佩。

2. 明朝時,張英的老家人張德鄰因和鄰居發生糾紛,其家人給張英寫信,希望他利用官威為自己出面解決問題。張英回信說:「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後非常羞愧。張德鄰也被張家人的風範所感動,當即就讓出三尺地。結果鄰居見狀也效仿張家退讓三尺地,於是就有了六尺巷的佳話。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肚量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以上就是兩個關於「肚量」的故事,它們告訴我們肚量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在現代社會中,人們之間的交往和合作越來越頻繁,因此肚量、包容和寬容等品質就顯得尤為重要。

以上就是【肚量的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