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本逐末故事

捨本逐末的典故如下:

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個商人,他買賣做得很好,錢賺得不少,但家裡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他的家僕和錢財僕人勾結起來,偷盜主人的財物。主人想要懲治他們,但又不知從何下手。有人建議他整治一下家僕,可商人卻認為應該整治那些錢財僕人,他們勾結在一起作盜不止,弄得家裡烏煙瘴氣。商人說:「現在我們的家業越來越大,主要原因在於我有賢能的家僕。家僕勤勞,使我有了很多財富;錢財僕人貪得無厭,會自取滅亡。」 於是商人就將家裡的財富都分給了他的家僕和窮人,結果他的家僕都逃亡了。商人後來反思說:「我只知道財富僕人對我好,可以讓我快樂。捨本逐末,我的確做得不對。」

以上就是捨本逐末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根本,不要舍本求末。在商業經營中也是同樣的道理,需要保持員工的忠誠度才能更好地發展。這個故事也可以用於形容某些人本末倒置的行為。

以上就是【捨本逐末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