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過其實成語故事
「言過其實」成語故事的詳細內容如下:
這個成語來源於《左傳·隱公二年》,子產曰:「武仲之難,君子肇刑官,作誓令,其中也。其犯命者,刑不亦宜乎?」。這是在說鄭國的大臣子產在處理一次政治危機時,說話過於強調事實,而導致了失誤。
子產因敢於直言而深得鄭國君主信任。一天,他聽信了奸佞之臣的話語,決定出兵攻打宋國。結果宋國人大敗鄭軍,並抓住馬匹將鄭國官員捆在馬尾巴上吊打。於是,鄭國政局動盪起來。面對如此嚴重的危機,子產知道必須要改變鄭國的局面。他分析了當前形勢後認為:百姓只是根據平時所聞的傳聞和謠言,輕易發動戰爭是錯誤的。他認為戰爭一定要有充足而確實的事實作為根據。但那些奸佞之臣卻不這樣認為,他們唯恐天下不亂,煽動子產出兵,以便自己從中漁利。
子產聽了他們的意見後,深思熟慮一番後,決定先與宋國交涉,設法化解危機。然而,子產在與宋國交涉的過程中,他的措辭過於強調事實,以至於被宋國君臣認為是吹噓過頭了。這讓那些原本想製造混亂的人反而感到擔憂了。宋君最後感慨地說:「原來我們並沒有這些好處,也沒有那麼強大!這不是子產的過錯,是我們自己的過錯啊!」
後來,「言過其實」演變成了成語「言過其實」,用來形容言語中超出實際情形或過分誇大事實的意思。這個成語提醒我們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要注意適度,不要言過其實而引起不必要的誤解或擔憂。
以上就是【言過其實成語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