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疐後的成語故事

跋前疐後是一個成語,它出自於《三國志·吳書·步騭傳》裴松之注引,原指螳螂在前爬行而身卻後退,後引申為猶豫不決、進退兩難的尷尬情形

這個成語的來源故事是:三國時期,東吳有一個大臣,名叫陸凱。他多次勸說吳主孫皓先下手為強,可孫皓已經驕傲自大,開始暴虐。最終,陸凱認為"痌犬不猶原主之意"並無奈嘆之曰:「痌犬吠非主」,此進不可進也。這也使後世留下了一句話:「跋前疐後」,用來形容人的進退兩難。

總的來說,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的猶豫不決和進退兩難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成語含有貶義,不應該用於中性或積極語境中。

以上就是【跋前疐後的成語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