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入蜀詩歌鑒賞

《送友人入蜀》是唐朝詩人李白的一首佳作。這首詩以「送友人入蜀」為題,那中間必用一聯,用以承接「送」意與「入蜀」之事。然而詩人別具機杼,於對接中施展騰挪跌宕之技,於送別中一揮而就,一氣呵成,不見斧鑿之跡。

首句「劍閣重岩疊嶂雲」,劍閣以崢嶸著稱,這是陸游《入蜀記》中的詩句。李白此句特意提及,顯示了描寫的重和嚴,「重」和「嚴」顯其險要。但是詩人並不寫其高峭突兀,而偏寫「雲」在當空,這是變幻迷濛、瑰麗多姿的高遠境界,從而把「重岩疊嶂」烘托得更加險奇。「入」了蜀郡,觀賞壯麗山川,令人耳目一新。

次句「鳥飛不到」。鳥飛不到,因山川平曠而望友人遠去的身影愈益渺遠。這裡也隱含了友人身在劍閣,地勢險要,望去一片蒼茫的況味。「不到」寫出了友人遙知前方「獨有荊山道」,而「不辭長作瞿塘客」的豪情。兩句於字面上對舉,實際上虛實兼備:一、二句描繪了地勢之險,為送別渲染了環境氣氛;三、四句則突出表現友人豪邁、樂觀的精神面貌。

詩的第三聯正面描寫入蜀之路。詩人沒有就路寫路,而是以想像中的情景相接應。友人馬蹄聲迅疾輕穩地迴蕩在古老的棧道上之後,就聽到了「君今須作」,那便成了有目的有意識的道路了。如此而山路蒼涼,給孤行者平添愁思,因有末聯的直接抒情。「故鄉殘照」四字意味深長:既表明了對故鄉的眷戀,同時又暗透出前方獨有荊山可阻去路,也隱含有不畏崎嶇、勇往直前的寓意。所以後兩句可作一意讀,「非是」、「莫愁」的勸慰與「須作」、「直為」的鼓勵相連線,顯得情意拳拳而語氣殷殷。

這詩語言平易流暢,意境明朗清新。詩人於敘事中抒情寫景,不刻意追求鍊字鍛句,而自然天成。

這首詩寫出了友人豪邁樂觀的氣概。全詩氣勢逶迤,意境深遠;對偶工整貼切,用詞精妙準確。

開頭一句點出友人入蜀的方式路線:從劍閣(即劍門關)西行再由長江東去四川。第二句指出山高路險的蜀道,難於順風耳傳說「聞過市者」;或引左思《蜀都賦》「經途所亘,漫不可躋」之意。三、四句說明入蜀是長途旅行。作者把入蜀的過程寫得很簡略,目的在於把重點放在勸勉友人上面。

五、六句的意思是:你要想一展政治抱負(「作客」即指應舉及第後到處漫遊以求引薦),乾一番事業(「直為」)就須早作思想準備。不要像一般人那樣瞻前顧後、前怕狼後怕虎,不要為此而憂愁思慮、裹足不前。這樣反襯對比,更足以顯示所送別友人胸襟之闊大。最後兩句照應首聯(特別是「入蜀」二字),可見送別友人時的背景:當友人消失在山路雲林中時,詩人還佇立凝望故鄉的殘陽;而當暮色蒼茫、夕陽西下時,他仍思友人而不得歸去。「殘陽」映襯出詩人對友人的深摯友情和依依惜別之情。

這首詩語言樸素自然,充滿了濃郁的詩意和深情厚誼。在平易流暢的語言中寄寓曲折豐富的含意。這也是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之一。

以上是對這首詩的賞析,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以上就是【送友人入蜀詩歌鑒賞】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