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聖帝君五常故事
關聖帝君五常故事如下:
1. 關帝樹德:經常救濟貧窮百姓,收留老人兒童,不求回報,非常善良。所以「仁」的內涵就是指要有善良的心,樂於助人,不求回報。
2. 關帝守義: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人所共知,「義」字包含著情誼厚,講信用,不食言。義也包含著協力同心、共同進步的意思,仁者愛人,泛愛眾。有仁德之人都是廣泛地愛眾人。
3. 關帝忍讓:在三國中關羽溫酒斬華雄、水淹七軍,被後人尊稱為武聖。然而在《三國志》中,關羽曾有被俘受封、過五關斬六將的經歷,只是因種種原因又歸順劉備。這就是忍讓的典範。
4. 關帝知錯:《三國演義》中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是因關羽義氣深重,不忍斬殺有功之人。雖然此舉正確,但反映出關羽粗中有細的一面,對敵人的蔑視有時就是自欺。
5. 關帝好學:在民間傳說中,關公在成神後仍好學不輟,這正是智的表現。所以「五常」中「常」字可以理解為「恆久」的意思,「五常」就是「五種恆久不變的道德」。
關公「五常」不僅是普通人的行為規範,也是做企業、做事、做官等進德修業的必修課程。希望這些故事能對您有所幫助。
以上就是【關聖帝君五常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