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長莫及故事
鞭長莫及,最早出自於《左傳·宣公十五年》,意思是指馬鞭子長得夠不著底,比喻力量達不到。
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從前,楚國攻打鄭國,晉國出兵援救鄭國。楚穆王非常惱怒,他集合了所有的軍隊,進攻晉國。晉軍撤退,楚穆王一直追到鄭國的城下,晉軍駐紮在郔山,楚穆王又派使者去責問荀林父為什麼不率軍渡過黃河跟晉軍作戰。荀首說:「主公沒有下令進軍,即使軍隊已經出動,我也不能讓軍隊渡過黃河去攻擊敵人。」這時,楚穆王又派了另一個使者去責問。荀首說:「這就像大夫鞭策馬匹,馬鞭子雖然長,但是夠不著底下的東西。現在主公親自統率軍隊,卻沒有命令我們進軍,即使鞭策我們前進,也仍然到達不了命令的邊際。現在我們的力量可以戰鬥,只是不知道命令允許不允許我們去作戰。即使在道理上可能行得通的事,我也希望主公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和下達命令。」這段話剛講完,就接到主公的命令讓他渡過黃河作戰。這時,荀首和將士們一致行動,戰鬥起來英勇果敢,所以打敗了楚軍。
總之,「鞭長莫及」故事的含義是形容力量達不到。在後來的使用中,它也表示對某種事情沒有辦法解決或處理。
以上就是【鞭長莫及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