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木之思故事

根據公開資料,《風木之思》的作者不是故事,而是楊慎。

該詩是作者對亡友的悼念。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切懷念之情。此詩全篇一氣旋轉,脈絡井然。開筆「三年為客」二句,即為懷念友人埋下伏筆。接下來二句承上鋪寫。「不作倚門立」與「淚滴長門濕翠蛾」互文見義,暗指自己落拓無成,老大無成,已是不說可知了。「昨日捉刀人」代指友人。這些年來,由於沒有友人的援引,故不能躋身政界施展才幹。一旦想提攜他,而他卻又已經離開了人世。這樣深沉的痛惜發自肺腑,真實感人。這種骨肉情深、知音難覓,豈止是恨事而已,它簡直就是命運的殘忍和扼殺。「江山流水」二句轉為慶幸。「流水」、「飛花」都是作者心情不暢時的反襯之詞。正因為如此,當作者回首往事時,才沒有太多的遺憾。這「幸甚」二字,其實也凝聚著作者深深的痛悼之情。「不似」二字是全詩的關鍵,它一語道破天機:友人已不在人間!於是作者不禁為之肝腸欲斷。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特色是情景交融,它不以景生情,而是以情帶景,因此詩中的一切都充滿了詩情畫意。此詩還善用對偶、對比的手法。如首聯與頷聯相對;第三聯中「江山」與「飛花」,「流水」與「長門」,則又互文見義。「十載」與「三年」,「得無」與「作計」,即構成了對比。此外第三聯用了移情及想像的手法化無情為有情,「當日捉刀人」反襯今日的落魄,「花落水流紅」反襯「春去人不逢」,襯中又帶出漢枚乘《柳賦》中的名句「感春遂以登遐,傷代謝於夙命」,筆力勁健,頗有氣勢。總之,這首詩所展示的,是一個充滿悲欣交加的藝術天地,那情與景、人與事既相融合為一,又互有折光,達到了情哀景婉的境界。

詩的前四句感懷逝去的友人;後四句追憶往日交遊並傷悼亡友之逝。通篇一氣流轉,如杜鵑啼血般的泣訴中充滿對亡友的思念和敬重,骨肉深情和知音珍視自見言外。最後以「幸甚」收束全篇,頗有餘音繞樑之效。全詩情感飽滿真摯、節奏哀婉多變、韻律抑揚頓挫、融寫景入情、情景交融,以景襯情、語淡而情深、跌宕起伏、感人肺腑。可謂將深情厚誼以深情厚調言之。這正是詩人藝術的成功之處。

如想進一步了解楊慎的作品相關信息,建議查詢更多文獻資料或請教文學研究者。

以上就是【風木之思故事】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