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輝文章
以下是一篇馬家輝的文章:
香港的明天,究竟會是怎樣?
我常常被問到這個問題,也常常被問到另一個問題:「香港是否會變成第二個上海?」兩個問題其實都是關乎未來,只是關注的焦點不同。
第一個問題,關乎香港的今天與明天是否還能維持一貫的高水平生活。第二個問題,則關乎香港是否能夠順利轉型為國際都會。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大問題。因為假如連生存都無法維持,更遑論發展了;而若轉型不成功,便會漸漸失去自身的特色和優勢。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即香港是否能夠順利轉型為國際都會。我相信許多港人其實都有這個信心,畢竟在歷史上,香港已經成功轉型過多次。最明顯的一次,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當時港英政府通過推行「十年計畫」,使香港從一個以農業和輕工業為主的地區成功轉型為國際都會。但要順利轉型為國際都會,亦並非易事。這其中,既需要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的支持,也需要良好的制度環境、法治環境、營商環境等保障。這些年來,政府和社會各界在推動經濟結構轉型、最佳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至於第一個問題:即港人能否維持今日的高水平生活?從近年的一些經濟數據看,這種擔心其實是有道理的。去年GDP的增長率僅為2.6%,相比以前兩位數的增長率來說,簡直是停滯不前;樓價的波動和不穩定則給人們帶來很大壓力;內地低端勞動力的工資不斷上漲也影響了香港的勞動力成本。至於財政收入方面,受惠財政緊縮政策的中小企業的利潤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而稅收政策卻因資源有限而顯得捉襟見肘。不過有一點很清楚:無論是樓價還是稅收政策,其實都受到整體經濟大環境的影響。若要緩解壓力,根本上要靠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升級以及制度的改革等綜合措施來落實。否則單靠個別力量很難做到這一點。
很多人會問我:「你對香港有無信心?」坦白說,我並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我擔心一些突如其來的不可預見的變化會打破今日的生活狀態,但我也知道香港有其優勢和潛力,尤其在法治環境、金融服務業、旅遊服務業等方面有自身的優勢和特色。香港的發展其實不缺條件和機遇,最關鍵的還是如何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和機遇。在這個問題上,無論是政府還是市民都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有論者提出:與新加坡、台灣等地相比,香港的城市空間較小,所以不應有過高的期待。我認為這個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必須考慮到其他不同的情況和因素。城市空間大小當然會影響其發展的程度和速度,但這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發展是一回事,能不能得到有效的發展又是一回事。畢竟在很大程度上,「得民心者得天下」。換句話說,「發展」需要「發展的人」去推動去實現去享用才行。而在這個過程中,「人」的因素才是決定性的因素。從這個角度來說,「香港有無前途」的問題最終還是需要回歸到「人」的問題上來才能找到答案。
說到這裡,不禁想起一則小故事:早年香港流行一個口號:「港人自強」。這個口號後來被棄用,因為它似乎帶有某種消極意味。但我個人卻很欣賞這個口號的精神。因為在我看來,「自強」是香港人的精神特質之一。「自強」不僅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和行動,更是一種自信的表現。「自強不息」不僅是一種自我提升的方式和路徑,更是推動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的力量和源泉。因為唯有自己不斷地追求進步和提高,才能為自己創造更美好的明天,也為香港的明天增添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以上就是【馬家輝文章】的相關內容,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