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絲·門羅簡介
艾麗斯·門羅,加拿大女作家,被稱為「加拿大的契科夫」。艾麗絲·門羅1931年生於加拿大加拿大渥太華,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個安靜的城市度過,少女時代即開始寫小說。門羅以短篇小說見長,截至2013年10月,創作了11部短篇小說集和1部類似故事集的長篇小說。1968年,門羅發表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快樂影子舞》,並獲得加拿大總督文學獎。其代表作有《好蔭涼之舞》和《逃離》。門羅多次獲獎,其中包括三次加拿大總督獎,兩次吉勒獎,以及英聯邦作家獎、歐亨利獎、筆會馬拉穆德獎和美國全國書評人獎等。2009年獲得第三屆布克國際獎。2013年10月10日,愛麗絲·門羅獲得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當代短篇小說大師。」愛麗絲·門羅是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獲此殊榮的第13位女性作家。
簡介
1931年出生於加拿大。長期居住於荒僻寧靜之地,逐漸形成以城郊小鎮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為主題的寫作風格。故事背景大多為鄉間小鎮及其鄰裏,故事人物和現實中人並無二致,亦經歷出生與死亡、結婚與離異。但泥土芳香的文字背後,卻是對成長疼痛與生老病死等嚴肅話題濃墨重彩的描寫。細膩優雅、不施鉛華的文字和簡潔精緻、寬廣厚重的情節,常常給人「於無聲處聽驚雷」的莫大震撼。
1968年,《快樂影子之舞》初試啼聲,一舉斬獲加拿大總督文學獎。此後,《我青年時期的朋友》《你以為你是誰?》《愛的進程》《公開的秘密》《一個善良女子的愛》《石城遠望》等十多部作品紛紛將總督獎、吉勒獎、英聯邦作家獎、萊南文學獎、歐·亨利獎以及全美書評人協會獎等收入囊中。作品被翻譯成13種文字傳遍全球,受到讀者與媒體的高度評價,被譽為 「當代最偉大的短篇小說家」。
2009年5月,由於作品一貫的極高水準和在全球的巨大影響,毫無爭議地榮獲第3屆布克國際文學獎。作為代表作,影響巨大的《逃離》2004年隆重出版,立刻引起如潮好評,迅速奪得當年加拿大吉勒文學獎,並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圖書。
2013年10月10日晚7時,201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加拿大作家愛麗絲·門羅獲此殊榮。據CNN報道,艾麗斯·芒羅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首位加拿大國籍作家,而1976年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索爾·貝婁由於年幼時遷居美國,而被視為美國作家。
主要著作
《快樂陰影的舞蹈》,初獲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我青年時期的朋友》
《你認為你是誰?》,二獲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愛的進程》,三獲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公開的秘密》
《一個善良女人的愛》
《憎恨、友誼、求愛、愛戀、婚姻》
《逃離》,獲加拿大吉勒文學獎,並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圖書。
《Carried away : a selection of stories》
《The progress of love》
《Too much happiness》
作品介紹
《逃離》是門羅的代表作,入選《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圖書,法國《讀書》雜志年度最佳外國小說,榮獲加拿大文學大獎吉勒獎等文學大獎,作家也憑藉此部作品獲得了第三屆布克國際獎。
《逃離》由八個故事組成,八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女性,且都生活在加拿大小鎮上,她們的日常生活細節,是當代小說中失落已久的,農活、甜點、清湯寡水的日常交際、萬語千言的日記和書信;她們目光所及處的風景,也是我們久久不曾領略的,楓樹、野菊花、落雨的下午、地毯上的線條;她們所經歷的生老病死,也多半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所謂的「由自然之力造成的死亡」,死於海難,或者惡劣的天氣,這一切是極具加拿大氣質的,提示著作者的地域屬性和文化身份。但他們生活中,那種陰森的現代性卻並沒因此減少,「逃離」就是現代社會賦予他們的悲劇性機緣,以朱麗葉為主人公的《機緣》《匆匆》《沉寂》裏,朱麗葉逃離女校教職去追隨偶然結識的漁夫,她的父親逃離原有的生活去做農夫,她的女兒驟然離家,棄她而去,在另一個地方過著富足的生活。《逃離》可以被視為「概念小說集」,八個故事隱隱被一個概念、一種氣質統一,人物的生活背景、遭遇、情感也多有近似,八個故事並無隔離之感,氣韻也並不被阻斷,混在一起組成了長卷。這種傳統的上遊,是舍伍德·安德森和詹姆斯·喬伊斯,再龐大一點,還有福克納。
創作特點
2013年81歲的門羅出生在渥太華,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個安靜的城市度過。她的小說寫的也都是這個城市郊區小鎮中上演的平民中的愛情、家庭日常生活,而涉及的卻都是和生老病死相關的嚴肅主題。這個女作家的筆觸簡單樸素,但卻細膩地刻畫出生活平淡真實的面貌,給人帶來很真摯深沉的情感,簡單的文字帶來豐厚的情感,這恰好顯示了文學最本質的能量。美國猶太作家辛西婭·奧齊克甚至將門羅稱為「當代契訶夫」,而在很多歐美媒體的評論中,都毫不吝嗇地給了她「當代最偉大小說家」的稱號。
據悉,她的許多早期創作,是陸陸續續地在孩子的呼嚕聲旁,或者等待烤爐的間歇中完成的。事實上,《快樂影子舞》前後花了20年才寫完。 1978年,她的另一部小說集《你以為你是誰》再給她捧來了一座總督獎,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她每隔4年都要出一部短篇小說集,開始享有世界級的名譽。
門羅寫的大部分是女人的故事,她的早期創作中,是一些剛剛進入家庭生活的女孩子,為愛情、性、背叛、孩子等苦惱;到後期,則是在中年危機和瑣碎生活中掙扎的女性,但她們都有著欲望和遺憾,有著強大和軟弱之處。
時空轉換是門羅進行小說創作的常用手法,藉此將記憶和現實生活打碎重新組合,這也表現了她想表現的觀點:看世界,或許有新的角度,文學就可以幫助人們重新認識世界。她曾經在一篇散文中介紹讀小說的方式:「小說不像一條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進裏面,待一小會兒,這邊走走,那邊轉轉,觀察房間和走廊間的關聯,然後再望向窗外,看看從這個角度看,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麽變化。」
在美國的重要文學刊物如《紐約客》、《大西洋月刊》、《巴黎評論》上,都可以經常讀到愛麗絲·門羅的作品。她幾乎每隔兩三年便有新的小說集出版,曾三次獲得加拿大最重要的總督獎,兩次獲得吉勒獎。
或許可以這樣說,門羅在英語短篇小說創作方面可謂「力拔頭籌」,英國女作家A.S。拜厄特亦贊譽她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短篇小說作家」。我國的《世界文學》等刊物也多次對她的作品有過翻譯與評介